年薪10萬太少 蘇州樓市營銷代理公司出路在何方
“不干了,下個月就到開發商那兒去上班。”某知名營銷代理公司的策劃經理滿臉疲憊地對記者說。據了解他最近接到的幾個項目,傭金系數都在0.7%左右,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他一年做4個項目,年薪在10萬左右。“但如果在房地產公司,我做個資深的策劃文員,一年也要掙10萬,可能一年就做一個項目。”他總結說“同樣的收入,我在開發商那里掙得輕松愉快,我為什么不走呢?”
房子好賣 傭金掉價
據了解,成都樓市的營銷代理傭金去年一般在2%-1.5%,到了今年這個比例在下降,某知名代理公司老總告訴記者:我們的傭金在1.2%以上,說這話時他比較自豪,因為這在目前樓市也算不錯的水平。據了解,目前大多數的營銷代理傭金已經在1%以下,新代理公司不斷涌現,樓市火爆開發商的房子“皇帝女兒不愁嫁”,代理公司與開發商議價能力進一步減弱,導致傭金“掉價”。目前最低的傭金已經達到0.4%,相當于做一個樓盤等于去年做4個樓盤。至于以前代理公司和開發商“議價分成”,因為房價上漲太快,開發商不愿拿出利潤來分成,“議價分成”幾乎在成都樓市銷聲匿跡了。
即便是這樣的低價誘惑,許多的樓盤還是選擇自己養銷售團隊,而不是選擇代理公司。某開發商說:“代理公司的費用要從我的純利潤里出,我的房子賣給關系戶都還不夠,何必要浪費這幾百萬。”一語道出了在樓市的火爆背后對于代理公司的需求大大縮水的根本原因。代理公司的強項就是啃樓市的“硬骨頭”,比如成功包裝爛尾樓,以及運作一些難度很大的項目,而在今天的樓市,許多開發商是“閉著眼睛也能賣房子”,代理公司的專業技術含量多少有些“英雄無用武之地”。
規模致勝 疲勞戰術
不少營銷代理公司也承認,他們的總體收入并沒有減少,只是要依靠更多代理的“量”來維持。2007年樓盤的數目和建筑量無疑遠遠高于2006年,目前稍有實力的代理公司手上都有若干個項目,一個策劃人員同時操刀幾個項目非常普遍。“我們整體規模在增大,項目接不過來,員工也忙不過來。”某代理公司老總說。
記者了解到的代理公司的項目上的員工,常常熬夜做方案,節假日也很少休息,“我們不敢休息,休息就意味著收入減少,老板也不會養閑人。”樓市的繁榮,工作量的增大并沒有給他們帶來明顯的收入增長,業內人士總結了一下:掙同樣多的錢,在代理公司的工作量是在開發公司的兩倍甚至更多。嘉聯地產劉總指出:代理公司員工接觸面更廣,學習提高更快,項目接踵而至,不會像在開發公司有一個項目和另一個項目的間隙,所以代理公司收入穩定,對于年輕人提高很快。
即便如此,代理公司的人才流動速度也是驚人的,在目前繁榮的樓市背景下,許多人還是選擇到開發商那里掙“輕松錢”。記者上文中采訪的那位策劃經理跳槽到房產公司后,手上的項目就從原來的四個變成了一個,收入還略有提升。
全程服務商才是出路?
“我們是戰略顧問和全程服務商。”嘉聯地產劉總說。在開發商房子好賣,對代理公司依賴非常小的市場環境下,以嘉聯為代表的一線營銷代理公司在迅速轉換角色。今年下半年,上海某知名房產商,欲進入到成都市場,就感受到這樣的“全程服務”。某營銷代理公司憑借對成都市場的熟悉和長期積累的人脈,為這家公司的創辦和發展出了不少力。這家營銷代理公司既是土地顧問,又是政府關系顧問,還是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顧問,該開發商對這家公司非常滿意,最后與這家代理公司簽訂了上千萬的合同。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樓市的火爆,外來開發商的不斷涌入,營銷代理公司的顧問角色會得到進一步加強,營銷代理告別單純的“賣房子”年代,為開發商提供全方位的咨詢、策劃服務,才是必須要走的方向。
記者也了解到,許多開發商更傾向于為營銷代理公司的“策劃、咨詢”付費。過去讓代理公司來賣房子,正轉變為向代理公司“借腦”,付給代理公司一年多少萬的“顧問費”,這也反映出代理公司的“顧問”角色在加強。
記者觀察
搬磚頭的肯定沒有包工頭賺錢
營銷代理公司就像是一個建筑隊里的“搬磚工”,每天彎著腰干著苦活重活,但利潤的絕大部分還是被這個建筑隊的包工頭——開發商拿走了,他們只掙了一點辛苦錢。太多的開發商信心滿滿,既然購房者買房子就像買白菜,那么修房子就要種白菜那么簡單,還有重金聘請代理公司來干什么?因為營銷代理公司在整個產業鏈上地位不突出,所以只好當了費力不討好的“搬磚工”,在樓市的繁榮中守好自己的位置。
某代理公司老總抱怨說:“只有開發商對于房子的銷售犯愁時,他們才會重視營銷代理。”隨著宏觀調控的日漸落實,有人預測明年的樓市是有重大轉折點的一年,也許那時才能顯出專業團隊的含金量。記者接觸到的一些聰明的開發商已經懂得未雨綢繆,更尊重高技術含量的“專業團隊”,希望他們高薪聘請的專業團隊能創造更多的長期價值。還是應了那句老話:只有等潮退了,才看得出誰在裸泳,營銷代理公司和開發商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