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培訓有"三好"
今年,豐臺區首家農民工業余培訓學校掛牌,標志著農民工培訓已納入首都職工素質教育平臺,這是漂在京城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工的一個福音。此舉凸顯了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理念,體現了將包括農民工在內的流動人口進一步納入城市公共服務體系的新思路。
農民工業余培訓學校的開辦,對農民工本人,對他們所供職的企業,對城市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大有裨益。單從對農民工自身的益處而言,首先,通過學習、培訓,農民工可以學到簡單的安全操作常識、方法和技術,比如“什么人不宜高空作業”、“搭腳手架應該注意什么”、“什么是有害氣體”等等有實用價值的知識,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其次,農民工可以學到一些必要的法律常識,知道什么是最低限度的勞動工資、公司試用期的時間規定、怎樣簽合同等等,以便更有力地維護個人正當利益免受侵害。再者,通過各種知識的學習,可充實頭腦,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如果遠離家鄉進城務工的人,既掙到錢,又提高了自身素質,那豈不是好上加好。
通過學習培訓,農民工有望更加安全地工作,更加聰明地維護自身權益,更加文明地生活。這就是農民工培訓學校有可能帶給農民工的三好。
- 上一篇:中國JAVA培訓標準出臺
- 下一篇:香港5所世界百強大學PK,港大C位岌岌可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