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貢藝術職業技能鑒定有了國家標準
“中國熱貢藝術之鄉”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宣布,今后從事熱貢藝術品創作的人員,都要經國家統一的考核標準進行等級考試,熱貢藝術作品良莠不齊、市場混亂的局面將得到改觀。
熱貢藝術是15世紀起源于黃南同仁縣境內以唐卡、堆繡、石雕、木刻、泥塑等民族民間手工藝制作為主的綜合性藝術門類,尤以唐卡和堆繡著名,其制作嚴格,作品精美,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同仁縣熱貢藝術職業技能鑒定站站長黃永剛說,長期以來,由于熱貢藝術作品缺少規范管理,其制作一般以家庭手工作坊和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完成,因此熱貢藝術發展存在宣傳不夠、經營觀念落后、制作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而近幾年出現用電腦繪圖、噴繪制作唐卡,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現象,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
黃永剛說,從事熱貢藝術創作的人員在參加考試取得相應資格后,管理部門將根據其不同級別,對其作品進行標價。這樣可減少市場上熱貢藝術作品魚龍混雜的現象,并可督促從業者不斷學習,提高技藝,從而在提高整體水平的基礎上使熱貢藝術更好地傳承。
2005年底,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鑒定中心將唐卡和堆繡列入第一批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范圍,同仁于去年8月成立了熱貢藝術職業技能鑒定站。
黃永剛說,鑒定站成立后,對當地熱貢手工藝工匠進行了摸底調查和登記,并組織專家建立了技能鑒定的初、中、高三級考試題庫。今年將首先對唐卡和堆繡工匠進行考試,內容涉及熱貢藝術發展的歷史和文化、宗教等基本知識,分為理論和操作兩塊。
職業技能考試制度的推行得到了絕大部分熱貢手工藝工匠的認可和支持,今年8月中旬舉行的第一次考試有700多人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