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開發區出臺三大人才政策體系
引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學院院士給予150萬元的安家補助;對評為“開發區杰出人才”的給予一次性10萬元的獎勵;新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給予一次性10萬元建站資助;留學人員新創辦科技型企業租用園區生產、科研用房,給予100平方米內第一年全額,第二、三年減半的租金補貼;每年設立1000萬元的人才發展專項基金……日前,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出臺的這些高“含金量”扶持政策,為開發區廣引人才、打造創新型開發區增添了強勁“助推器”,一整套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正在開發區形成。
三大政策形成強大“磁場”
經過廣泛的走訪調研,開發區最近出臺了《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關于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暫行辦法》、《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關于鼓勵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暫行規定》、《關于鼓勵留學人員來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三大人才政策體系。有的放矢的扶持和優惠政策,給進區企業和人才提供了強大的“磁場”。
在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開發區財政在年度預算內核定1000萬元作為人才開發專項經費,鼓勵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對引進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給予150萬元的安家補助;對引進的國家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培養人員,給予75萬元的安家補助;對引進的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人員和各類省部級人才工程重點資助的培養人選,國務院批準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市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人員,獲得杭州市“131”人才培養對象的人才,具有博士以上學位或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高層次人才,經認定,給予5萬-50萬元的安家補助。上述人才如進入新加坡杭州科技園區內工作和創業,可相應增加20%以內的安家補助。對評為“開發區杰出人才”的給予一次性10萬元的獎勵。建立“開發區人才特殊津貼”,每兩年評選一次,評出對開發區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給予兩年內每月600—1000元的津貼。
在鼓勵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方面,對新批準設立的工作站,給予一次性10萬元建站資助,作為添置科研儀器、設施以及研究項目經費。凡博士后新進入工作站工作的,按每人5萬元給予工作站一次性科研補助經費。進站的博士后經審批,可享受“開發區人才特殊津貼”。開發區定期組織對進站的博士后進行體檢。開發區協助解決進站博士后的戶口及隨其流動的配偶工作、子女入學等問題。對無法解決配偶工作的博士后,開發區給予每月600元的生活補貼。
在鼓勵留學人員來開發區創業發展方面,獲得國家承認的國外碩士以上學位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留學人員,帶高新技術成果、項目來開發區實施轉化或從事高新技術項目研究開發的,經申請并審核認定,可獲得一次性創業資助資金10萬元;入駐新加坡科技園和留學生創業園的留學人員經申請并審核認定,可相應增加20%的一次性創業資助資金。留學人員新創辦科技型企業入駐新加坡科技園和留學生創業園,租用園區的生產、科研用房,可享受100平方米內第一年全額,第二、三年減半的租金補貼;租用開發區內其他生產、科研用房,可享受100平方米內第一年1元/平方米·天以內,第二、三年0.5元/平方米·天以內的租金補貼。留學人員創辦企業在初創期兩年內從事高新技術成果項目轉化,可向開發區管委會申請50萬元人民幣以內的貸款全額貼息;入駐新加坡科技園和留學生創業園的留學人員創辦企業,可向開發區管委會申請60萬元人民幣以內的貸款全額貼息。留學人員創辦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的,當年開發區將分別給予企業主要經營者一次性獎勵15萬元、10萬元。
培育人才集聚效應
21世紀最缺的是什么,人才!企業綜合實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企業、開發區擁有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保證。近年來,隨著開發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從“建區”到“造城”、從“依江發展”到“跨江發展”的戰略轉變,開發區對于各類高端人才、緊缺人才和研發人才的需求,正逐步加大。
當前,開發區正處于突破瓶頸制約,盡快走出發展“平臺期”,迎接新一輪高速增長的關鍵時期。新制定的“主攻江東、決戰江北”三年行動計劃,吹響了開發區二次創業的號角。
為加快對高層次人才的集聚,不斷提升開發區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努力打造“文化下沙”、“下沙創造”兩張金名片,有效推進“創新型”開發區的建設,開發區進一步提出要解放思想,開創“藍海”。通過創新人才體制,把人才開發作為當前工作的重要任務,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努力營造人才創業和就業的最佳環境,用事業吸引人才,用政策激勵人才,用服務留住人才,真正使開發區成為知識人才、技能人才和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實現理想、放飛夢想的起航之地。
三大人才政策體系的順利出臺,不僅是開發區為創新人才體制推出的又一重要舉措,而且是為全力打造“創業在下沙”人才服務品牌提供的又一重要保障。在開發區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開展的“送政策上門”服務活動中,杭州士蘭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的李經理高興地說,開發區人才政策的出臺很及時,不僅可操作性強、政策導向明顯,而且投入力度大、政策覆蓋面廣。這充分表明了開發區打造人才高地的決心和信心,對于營造開發區良好的人才政策氛圍,提升企業的人才綜合競爭力,作用十分明顯。
展望開發區未來,高端人才集聚效應將愈加凸現。在杭州打造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的進程中,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服務外包廣泛應用于IT服務、人力資源管理、金融、會計、客戶服務、研發、產品設計等眾多領域,服務層次越高,服務附加值就越大。發展服務外包,更多體現了一種人才的集聚效應。
上月初,位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新加坡杭州科技園項目合作正式簽約,標志著我市打造一流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根據開發進度計劃,科技園合作項目將在5至8年開發完成,預計將吸引入園企業300-500家,有3萬-5萬名服務外包、軟件開發等從業人員,將建成一個環境生態化、生活城市化、產業現代化的高品質園區,年銷售收入力爭突破400億元人民幣。
也就是說,今后幾年內,光是新加坡杭州科技園就將吸納數萬名高層次人才進駐。在日益完善的開發區人才政策體系及配套設施建設的吸引下,打造中國的“班加羅爾”并不遙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