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五行業需求火爆招聘會顯活力
近日,大連市人才服務中心發布了我市今年第二季度人才供求報告。報告顯示,經歷2007年春節(3月份)的人才供求大幅增長后,二季度全市人才供、求總量開始回落并趨于平穩,扣除五·一黃金周影響因素,4-6月份參加招聘的用人單位數量僅在1-1.7個百分點區間波動,呈現持續平穩的發展態勢。據統計,與去年同期相比,招聘單位增長34%,職位需求增長19%,人才供給數量增長7%。
行業需求特征明顯
二季度,商貿服務業、工業制造業、 I T業、社會服務業、房地產建筑業需求強勁,分別占總需求的27%、18%、14%、11%和9%,合計所占比重為79%。與此相對應,這些行業相關的中高級和具有技能專長的人才供給出現了緊缺局面。如市場營銷總監、營銷策劃人才;機械設計和模具、設備、電氣等方面具有一定工作經歷和技術專長的人才;項目管理、軟件研發和具有日語語言能力的 IT類人才;中高層管理人員和具有專業執業資格等方面的人才,其市場缺口在持續擴大。物流業、金融保險、培訓教育、食品加工、傳媒業雖然所占需求份額較小,但仍然很受求職者的追逐。
二季度招聘單位職位需求的熱點專業集中在市場營銷、計算機管理、管理、建筑房地產、工程技術、機械儀器儀表以及商貿等;求職者所屬專業則集中在計算機、管理、翻譯、經濟。
在招聘企業構成方面,民營、個體和外商投資企業構成招聘主體。據統計,民營、個體和外資企業占二季度人才招聘單位總量的96%,招聘職位占總需求的90%以上,為全社會提供了極具潛力的就業空間。
招聘會認可度最高
據統計,二季度全市各人才服務機構和人才中介機構組辦的各類規模以上人才招聘會共計15場,參會單位共1300多家,比上個季度分別增加了60和23個百分點。參會的求職人員近30000人次。據了解,舉辦招聘會較多的是市人才服務中心、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區和行業人才服務機構,這些招聘活動適應區域性人才需求,以專場招聘形式搭建人才交流平臺,效果明顯。如“ IT人才”、“高新技術人才”、“中高級人才”、“外商投資企業”、“建筑行業”等專場招聘,受到用人單位歡迎。
調查顯示,有24%的用人單位認為招聘會最為有效,尤其對大型和專場招聘會認可度最高。從市場運行指數看:專場和大型招聘會的職位需求、求職者和洽談達成意向的數量分別比日常招聘會高出51、92和61個百分點。
專業人才供求不均
報告顯示,二季度全市人才供求不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從專業方面看,職位供求比在1:6.57和1:0.75區間滑動,不同專業的人才“供不應求”和“供大于求”并存。其中,機械與儀器儀表、工程技術、建筑與房地產等幾個專業的職位供求比在0.75—0.95區間滑動,呈現人才“供不應求”;計算機、管理、財政與金融、外語等幾個專業的職位供求比在1:1.98—1:6.57區間,呈現人才“供大于求”。而市場營銷類職位雖然供給源覆蓋面較大,但受到擇業意識、專業選擇等影響,感覺該職位“吃苦、不穩定”和薪酬因素等,人才實際供給量不足,呈現隱性不合理的特點。
從學歷方面看,隨著單位用人理念的日益成熟,用人單位在職位要求中以本科以下學歷或不限學歷為主,占到68%,與此相應的求職人員比重為44%。由于各專業職位需求具有的個性化特點,其人才供、求的學歷匹配程度也存在明顯的差別。
從個人綜合素質方面來看,約有85%的用人單位把“吃苦耐勞”、“敬業”、“責任心”等個人綜合素質要求作為入選的重要條件,求職者的擇業觀念及其綜合素質與招聘單位的需求形成一定的反差,也是造成匹配差異的重要原因。
計算機人才供求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
據統計,全市二季度計算機類職位總需求共12617個,在需求排序中居于第二位,人才供給總量為30775人,職位供求比為1:2.4。從數量看是供大于求,但實際上軟件企業對計算機類人才的需求缺口卻在持續擴大。
據了解,造成這種結構性矛盾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供給群體以擇業期內畢業生為主體,而職位需求則以項目管理、軟件研發的中高級人才為主體;二是我市軟件產業以對日出口為主,而人才供給則絕大多數所學語種為英語;三是盡管我市采取有力措施加大 IT技術和語言的培訓力度,其效果需要一定時間顯現。因此計算機人才供求的結構性矛盾仍將延續較長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