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營銷:企業如何收獲更多
奧運臨近,不少奧運贊助企業到現在還沒有讓一般的消費者知道原來他們已經成為了奧運贊助商。
奧運營銷到底是幫助營銷奧運,還是利用奧運營銷;是利用奧運直接進行產品促銷,還是通過提升企業形象而間接有助于企業獲得更多的其他資源,這些都是需要討論的。當然,也有一些企業可能主要是希望借助奧運營銷在資本市場或者政府關系中表現自己企業的實力。
與奧運營銷相比較,可能更多的人對運動營銷或者體育營銷更熟悉。站在營銷的角度來說,運動營銷與體育營銷,是利用現在人們生活方式運動化及對于運動價值認同高漲的形勢,透過一系列關聯活動或者形象聯系,使產品與品牌在功能與情感層面同體育運動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聯系,最終使產品或者品牌的價值與體育運動的價值發生替換或者關聯的關系,最終達到人們一旦提到這個產品或者品牌就能與特定或者不特定的正面運動價值發生聯想的目標。
奧運營銷處在廣義的運動營銷范圍內,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其一奧運作為一個活動的規模性與綜合性,使得奧運贊助商與供應商能夠直接體現出一種實力與信用,能夠部分證明自己是最好的企業之一。其二奧運的聚焦效應具有明顯的兩面性,即可能發揮遠大于某一特定運動的影響力,同時又可能使注意力淹沒在各種各樣的運動與集合性活動之中,從而使得做奧運營銷的企業不容易凸顯自己的身影。其三奧運營銷中受到更多的奧運規則的限制,作為贊助商與供應商的動作范圍實際上很有限,而更有靈活性與主導性并借運動打擦邊球的企業在奧運期間得到的實際營銷利益不一定就比贊助商與供應商少。
企業只要能成為奧運贊助商或者供應商就處在某種很有利的形象位置,但是在同樣的位置上,企業是否可以收獲更多呢?我認為這與企業是不是做四件事情有關系:
一是會否制定出奧運前中后的系統營銷規劃,自覺地進行資源的配置;
二是在奧運熱前與熱后期,更加有效地展開工作,從而起到聚集注意力的作用,奧運期間恰恰可以看做參與但卻未必是真正的營銷高峰期;
三是避免用落入俗套的活動,然后簡單地貼上奧運標簽,追求在營銷設計上的獨特創意;
四是跳出自我中心的考慮,把奧運營銷概念的實現放在整合與動員多種資源的前提下考慮,擴大高品質的外包合作。
正如青島啤酒的老總金志國說的那樣,在中國,奧運營銷本身是一件我們學著做的事情,又是一件不是只要考慮中國的元素就可以的事情,而是一個把國際元素更好與國際經驗結合的機會。把握奧運營銷的機會,大膽進行一些前無古人的營銷嘗試與實驗可能也正當其時。
- 上一篇:解惑徽酒營銷的成功與失敗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