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名列人均可支配收入三甲
眼下,各地關于上半年的各類統計報表紛紛出籠。這半年過得如何?咱們的錢袋子鼓起了有多少?咱們就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報表,來盤一盤我們的"收成"吧-- 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0990元 上半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0990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5%。其中,城鎮國有經濟單位平均工資11790元,增長20.4%;城鎮集體經濟單位6552元,增長17.7%;城鎮其他經濟類型單位10581元,增長15.5%。 城鄉居民收入出現多年少有快速增長態勢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4個百分點。
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111元,同比增加314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3 %,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4個百分點,高于一季度1.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指出,城鄉居民收入出現了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長態勢,增幅為多年所少有。
據了解,西藏人均收支增速位居榜首。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6元,同比增長32.3%;人均消費性支出3612元,同比增長21.4%,也是全國唯一一個支出增速超過二成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上海、北京和浙江名列人均可支配收入三甲,均超過一萬一千元。
長三角16城市居民收入首次突破萬元 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日前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07年上半年長三角十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566元,首次突破了萬元大關,居民收入同比增長15.3%。
從該報告的地區比較顯示,長三角三省市地區差距依然明顯。上海市居民人均收入達到12278元,浙江七市平均為11489元,江蘇八城市平均為9543元,江蘇八市低于浙江七市平均水平1946元,低于上海市2735元。與去年相比,上海已從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2005年也位居第二),而紹興已連續兩年位居首位。
另外從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幅看,三省市地區差距已穩步縮小。上半年長三角十六城市居民收入的平均增幅為15.3%,其中上海市為14.7%。浙江七市平均為12.4%,江蘇八市平均為17.9%,上半年江蘇八市居民收入增幅高于浙江七市5.5個百分點,高于上海市3.2個百分點,而2006年上半年江蘇八市居民收入增幅也高于浙江七市2.3個百分點,高于上海市3.8個百分點,表明江蘇城市居民收入穩步快速增長,與浙江、上海的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
有趣的是,紹興盡管在上半年已連續兩年位居首位,但卻在下半年下滑出前三位。經過有關機構的了解,發現紹興的地方企業習慣將全年的所有獎金集中在每年的一月初發放,這種特殊的工資結構,造成了這種現象。所以,排除這種因素,上海的實際居民收入應為長三角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