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市上半年皮毛皮革出口出現下滑
今年以來,在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國內宏觀調控趨緊的形勢下,滄州市迎難而上,外貿進出口仍取得較好成績。據海關統計,上半年完成進出口總值63832萬美元,為年目標任務的53%,實現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同比增長28.6%。其中出口52437萬美元,同比增長27%;進口11395萬美元,同比增長35%。
業內人士分析,上半年滄州市外貿呈現以下特點:
一、壯大隊伍做強主體,三路大軍合力并進。上半年全市118家企業獲得外貿經營資格,同時新批“三資”企業21家,大大增強了全市進出口整體實力。在擴充新軍的同時,加快培育出口大戶,上半年全市出口超500萬美元企業達到20家,比上年增加5家,超千萬美元企業達到9家,新華區達力普石油專用管有限公司以出口5163萬美元領先全市各類出口企業。
三路出口大軍均保持增長,其中放權生產企業繼續強勁增長,上半年出口2.53億美元,同比增長四成多,占全市出口總值近半;“三資”企業和外貿流通企業出口同比增長一成多。
二、主導產業有起有伏,結構調整加快運行。以國家宏觀調控特別是退稅調整為動力,上半年全市工業制成品出口占全市出口總值95.8%,同比增長四分之一;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均有不同程度增長。特色主導產業不銹鋼餐具、焊網制品、鑄造產品等保持穩定增長;石油鉆采設備繼續迅猛增長并成為全市第一出口主導產業,其中石油用鋼管出口同比增七成;臨港開發區化工出口優勢顯現,不僅提前7個月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而且拉動全市化工出口增長1倍多,改變了全市多年化工出口徘徊不前的局面。
受市場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滄州市皮毛皮革、機械及零件、草柳編等出口不同程度下滑,盡管大宗商品出口有所起伏,但其在全市出口中的主導地位沒變,上半年出口占全市出口總值九成多。
三、新興市場全面飚升。與傳統市場形成鮮明對照,滄州市新興市場出口高歌猛進。對非洲出口同比增長1.8倍,增速居各大洲之首;對拉美、大洋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九成多和七成;對新興市場出口占全市出口總值一成多,比去年同期提升5個百分點。
此外,滄州市貿易方式趨于多元,進出失衡有所緩解。在一般貿易穩定增長的同時,加快了其它貿易出口,加工貿易和境外承包工程帶設備貨物出口均有較大程度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