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事兒都當營銷
營銷不是在做自己,而是在做別人
讓我一直感到很奇怪的是,現在不少營銷人都是以自己的對錯來衡量營銷的,而不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這就會產生很大的惡果了。
打個比方,也就是說一棵樹從根兒上就有問題,那么我們還能指望它結出好果子嗎?
每個營銷人的生活閱歷和人情世故決定了他自己判斷事物的能力,有合理的一面,相應地就有片面和不成熟的一面,也會有主觀的一面。我們每個人的年齡不同,所經歷的時代和社會閱歷也不同,再加上,性別也有不同,男性和女性的思維方式肯定也不太一樣。這樣的話,以自己的對錯來衡量營銷就只能離真正的營銷越走越偏,越偏越遠。
另外,每個人所受的教育,比如審美情趣,人生價值,生活環境不同,對每個人的影響也會不同。所以,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營銷的本質一定要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考慮如何與消費者進行情感對接和交流溝通。
現在,我們做營銷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比如說,與消費者溝通的時候,一個人特別理性,覺得自己挺有理的,總是自以為是,而沒有傾聽消費者的心聲。這樣的話,他在和消費者溝通的時候自然就沒有好效果,因為他太自以為是了。
要知道,營銷不是在做自己,而是在做別人,是讓對方來接受自己。你總是自以為是,這本身就說明你不想讓對方接受你,這是一個基本的姿態和態度問題。如果你想要對方接受你,在做營銷的時候,不管對方是什么身份,只要是你的客戶,你都應該非?蜌、而且善于傾聽才對,哪怕是你真的有理。實際上,在這個時候,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來“迎合”消費者。
做營銷,和消費者溝通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如果我們以一對一的方式做消費者溝通,可以說大家都懂,都會做,但是當要面對整個市場和一大群人時,卻不會做了。在社會生活中需要一對一的溝通的時候太多了,舉一個例子,假如我們看見了一個漂亮的女孩,那么我們可能連說話的聲音和語氣都變了。因為在女孩的面前,我們不敢太男性化了,不敢太隨意了。我們想在女孩面前留下一個好的印象,獲得一些好感。
其實,如果我們不琢磨明白這個女孩,一味地阿諛奉承,她反而可能不喜歡我們;如果我們表現出來更多的男子氣概,這女孩說不定會非常喜歡。這就是說,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喜好也會有差別。因此,我們在做營銷的時候必須分析消費者的心理情況,然后對應他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對的措施。
我們要鉆到消費者的心里面
我一再強調,我們做營銷的人一定要研究市場,一定要研究消費者,就是說一定要做市場調研和分析。好比有的人一見女孩就軟了三分,這樣做說不定反而會招人討厭,因為他不知道女孩心里想的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常說,做營銷的時候營銷人要完全放棄掉自己,去研究對方到底想要什么,去研究別人在這個時候對我們產品和品牌的想法與看法。我們看電影的時候,經常有畫外音,當一個人遇到什么樣的情況時以什么樣的心理在說話,好像內心在讀什么似的,這種心理語言往往是最真實的。我也經常開玩笑地對我的學生說,我們要有能力鉆到消費者的心里去,看看他們在想些什么,去了解他們現在怎么看我們的產品,然后再對應采取營銷措施,那么,我們將戰無不勝。
和消費者溝通的時候其實也是放棄自我的時候。
我們時刻要以自身的行為和想法去對應消費者的心理,這是營銷人在和消費者溝通時應該注意的問題。當然,這里面不是一對一的關系,因為一對一的是推銷,是終端員工面對直接消費者購買時的溝通交流;而做營銷不同,我們要面對整個群體市場。
市場是一群人,我們要研究這一群人的思維方式是什么,他們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然后找出他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不同點是細分下的產品要考慮的問題,這些都是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的。
那么,溝通的方式我們應該怎么確立呢?
上面已經說到,首先要放棄自我,再者我們要研究的不是個體,而是群體。群體的時代特征和思維方式我們必須研究透徹,然后才能使營銷和他們相對應。但現在很多的營銷都是以對個體的行為來做的,所以我覺得很多人都不會用對市場的方式來進行溝通。
現在,很多營銷人更多的時候都是在以自我的方式來做溝通?赡艽蠹叶紩龅竭@樣的情況,公司關上門開會,一開就是幾天,說營銷應該怎樣做,產品應該怎樣設計,渠道應該如何管理,產品如何促銷,品牌如何塑造,完全不考慮市場的接受程度,這些東西拿到市場上去應用,十有八九都是謬誤。
- 上一篇:致電話營銷業務員及其老板的一封信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