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首推客戶經理服務制度 緩解就業招工難
21日,記者從宜昌市職業介紹中心了解到,該市為緩解就業難、招工難,在我省首次推出客戶經理服務制度。
宜昌市職業介紹中心將城區用人單位以主要交通干道為界劃分出5個責任區,每個責任區設置一名客戶服務經理,負責為轄區內的800家至1200家企業提供用工登記、政策咨詢、招聘指導等用工管理全過程的上門跟蹤服務。
此外,客戶經理還及時向社會發布各類招聘信息,并向求職者提供各種信息和政策方面的咨詢,滿足求職者的各種需要。去年該市5名客戶經理共為當地數千名求職者成功介紹工作崗位。
用工進市嘗有事找客戶經理。客戶服務經理成了政策宣傳員、用工指導員、信息服務員,在當地頗受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的普遍歡迎。省勞動就業局相關負責人稱,該制度被宜昌市勞動部門評為創新獎,也是我省首次推出此類舉措。
努力破解招工就業難
一
21日,宜昌人福藥業公司辦公樓一樓,20名女生一邊看著電子顯示屏上的招聘崗位,一邊忐忑不安地等待上樓面試通知。
黃姓同學,三峽大學文秘專業的大專生,剛畢業工作還沒著落。面對電子顯示屏上的4個招聘崗位,她起初想應聘“市場營銷人員”,結果崗位要求本科,因學歷不夠而被迫放棄;后來想應聘“燈檢工”,又因近視而丟掉機會;最后,她想應聘“設備管理與維護”也無果而終。
和一起來的20人,結果和她差不多。“就業難”,成為宜昌當地求職者的共同難題。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宜昌市企業普遍出現“招工難”。今年宜昌勞動部門調查了該市100家企業招工情況,其中90家企業出現招工難,主要集中在紡織、服務、建筑等行業。
省勞動就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就業難持續存在的背景下,目前全省各地或多或少出現招工難,尤其是縣域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招工難現象更加突出。
二
當陽市就業局局長胡生華說,去年以前他們努力將當地勞動力向沿海輸出,現在他們是想方設法將當地勞動力介紹在當地,就地轉移。
今年當陽有17家重點企業開工投產,需勞動力4700多人,難以招滿。
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導致省內招工難現象的重要因素。
隨著內地投資環境改善,沿海生產成本上升,沿海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向內地轉移。內地的一些國有企業改制后滋生出更多的小型民營企業,用工需求上升。
但是,內地年輕勞動力還是傾向于流向工資水平相對較高的沿海企業。一些新生的勞動力在技校尚未畢業就被沿海企業搶訂一空。這樣一來,就出現了內地崗位增多而勞動力數量減少的局面。
除去數量因素,還有結構性矛盾。內地企業升級改造需要更多技術型人才。晏濤介紹,這幾年宜昌人福藥業公司技術改造后,生產線機械化程度大大提升,需要很多機電一體化人才,在當地人才市場很難找到。
研發人才也相對緊缺。宜昌人福藥業公司一直想招高層次的碩士、博士,但很難。這些都被業內人士稱之為“結構性短缺”。
三
緩解招工就業難,省勞動部門在努力尋找破解之道。
信息很重要。當陽今年在全市進行一次勞動力資源普查,摸清了當地未就業人員數量、專業技能、就業愿望和聯系電話,建立了人力資源數據庫。
改變用工觀念。去年底,宜昌市裕宏紡織廠急需紡織女工,當地勞動部門建議將招聘對象擴大至男性。廠里采納建議后,在三峽電視臺制作《牛郎也能變“織郎”》節目,引導男性求職者也轉變觀念。節目播出后,該廠的招工難迎刃而解。
實施訂單培訓。去年8月,當陽潤發時裝廠在籌建之初,當陽市勞動部門就與之簽訂訂單培訓協議。經過半年的招聘培訓,今年初企業建成投產之際,所需的465名熟練車工全部進廠上崗。
改善用工環境。宜昌香島酒店過去員工流動性很大,當地勞動部門建議酒店降低就業門檻,提高工資待遇。建議被酒店采用后,不僅員工隊伍穩定,酒店效益也逐漸提高。
省勞動就業局相關負責人說,盡管目前我省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現“招工難”,但絲毫不能掩蓋就業再就業的深層次矛盾,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招工難、就業難問題,還必須大力發展經濟,提供更多的崗位。(羅序文、章清華、楊學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