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銀行展開人才大戰
私人銀行業務正發展得如火如荼。將近5年的市場活躍,再加上堅實的經濟增長和步步緊逼的全球化進程,都促進了全球富人行列的擴大與加強,推動了對能幫助他們給財富保值增值的銀行家的需求。
于是,這個不久前還被視為金融服務業中的雞肋的行業,現已成為最熱門的增長領域之一。
幾乎每一家全球大型金融機構都在擴大私人銀行業務。他們紛紛在富人青睞的城市設立豪華辦公室,招募大批能夠吸引新客戶的銀行家。
私人銀行業務的規模出了名地難以量化。多數人都不愿意談論自己財富的規模,也期望他們請來打理財富的機構同樣如此。大量的財富都交由不透明的海外理財中心處理。
“私人銀行業務”這個短語也沒有嚴格定義。隨著機構的不同,從小有積蓄的鰥夫寡婦,到擁有巨額財富的億萬富翁,都可能被列為私人銀行客戶。
波士頓咨詢公司估計,截至去年底,私人銀行業務管理的總資產大約在96.4萬億美元,較此前一年增加8%。波士頓咨詢公司預計,如果市場條件適宜,這一數字每年將增加5%,2010年將達到近116萬億美元。快速增長的亞洲經濟體在其中所占比例可能會日益加大。
然而,這一增長勢頭也有不好的方面。各銀行對業務的激烈競爭已激發了一場人才大戰,這場大戰正迅速變得像投行領域一樣猛烈。新進來的機構以誘人的薪資和多年有保障的獎金從競爭對手那里挖人。這一過程也推高了行業中其它部門的薪水標準。
這種現象在亞洲尤其明顯。在那里,與富?蛻絷P系極好又有經驗的私人銀行家相對較少。私人銀行還從投行或法律等其它行業吸收人才,期望能將這些人改造成私人銀行家。
但一些觀察家擔心,這種發展熱潮將削弱客戶的信心。大幅度的薪資增長可能會刺激私人銀行家更激進地銷售產品,以求證明其薪水是合理的。一位私人銀行業高管表示:“如果銀行給員工極高的工資,你必然不想成為那個為這些工資買單的客戶。”
與此同時,私人銀行家在機構之間的跳槽也可能令人不安。私人銀行咨詢公司Maslinski&Co的主管邁克爾•瑪斯林斯基表示:“沒有幾家銀行能指望私人銀行家能在那兒呆到三年以上。除非各銀行解決好這個問題,否則它們與客戶建立密切關系的說法就將是空洞的!
老牌私人銀行正通過組建團隊為客戶服務的形式解決這個問題。這種方式可以使它們擺脫銀行家與客戶的個人關系,以免因為個人的跳槽導致銀行失去客戶。這種模式還可以讓私人銀行家更專長于富裕投資者日益渴望獲取的特殊產品,如對沖基金、大宗商品及私人股本等。
但復雜產品的日益增多本身也帶來了挑戰。曾經滿足于持有國內股票和債券組合的客戶,如今紛紛尋求有關亞洲房產基金和軟性大宗商品的投資建議,迫使私人銀行家要讓自己快速熟悉這些新產品。即便如此,利用互聯網上的大量信息自學成才的客戶也可能會向他們發出挑戰。
私人銀行業務的日趨復雜,促使各銀行向習慣于與大型機構客戶打交道的投資銀行及基金管理公司的專家拋去繡球。但瑞士銀行(UBS)負責英國及東北歐理財業務的馬休•布魯姆森表示,這些專家也需要學習新的技能。
“理財業務比其表面看起來困難得多,”布魯姆森表示!澳阈枰獙⒇敻还芾淼睦硇苑矫婧透行苑矫娼Y合起來。了解哪些東西對富人很重要、哪些無足輕重,這需要時間!
在向企業家提供建議時尤其如此。富人群體從繼承者向創業者的轉變,給私人銀行業務帶來了挑戰——特別是在歐洲。
那些將自己擁有的一切都用來創建企業的企業家,最初可能滿足不了私人銀行對最少可投資資產的要求。他們的業務與個人財富之間的密切關系意味著,他們也將需要更復雜的建議。
正是基于這一原因,巴克萊的財富管理部門推出了一項名為“私人投資銀行”的服務。巴克萊的這個部門是私人銀行業新加入者中較為激進的一個。其它大型機構,如瑞士銀行、瑞士信貸及匯豐等,也在尋求利用其私人銀行部門與投資銀行部門之間的關系。
盡管私人銀行管理的資產不斷增長,產品也更為復雜,但仍有人懷疑,私人銀行業在打理客戶資金方面是否真的已經做得更好了?
一些人提出,幾年來市場的不斷上漲,可能會帶來一種自滿情緒,類似于上世紀90年代末股市泡沫時期那樣。當市場崩潰時,很多富人都被其損失震驚了。
波士頓咨詢公司合伙人、高級董事總經理克里斯蒂安•德•尤尼卡表示:“在解釋客戶承受的風險方面,私人銀行業并不比2000年準備得更好!
私人銀行業高管對此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如今的客戶投資組合遠比7年前更加多元化。瑞士信貸英國私人銀行業務負責人杰里米•馬歇爾說:“這是個漸進的過程,但越來越多的客戶正在減少投入股票和債券的資金量。在他們的投資組合中,高達20%至30%的資產可能是大宗商品、私人股本和對沖基金產品!
富?蛻粼谫Y產分布方面的視野也越來越寬,比如多處置業,從而可能加大他們對房產市場的投資。雖然市場的滑坡對私人銀行業可能是個壞消息,但一些業內高管相信,在這個目前仍然非常分散的行業,這可能有助于加快人們期待已久的的整合。
匯豐私人銀行業務全球負責人克里斯•米爾斯說:“整合在2000年至2003年之間就已經開始,但還需要一次市場調整來進一步推動大規模的整合。有一些人已準備出售家族銀行,因為他們說這是出售此類資產的好時機。但在市場很強時,這是不大可能的。”
至于整合是否會讓私人銀行業效率更高,目前仍不明朗。但多數業內高管都認為,無論市場狀況如何,私人銀行業近年呈現的快速變革都將繼續下去。
瑞士銀行的布魯姆森表示:“在過去,理財服務相對被動,而且即使客戶對服務不是很滿意,也很難結束已有的關系。但在今后5到10年,財富經理將有機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客戶證明自己!
- 上一篇:溫州:企業求賢容易留賢難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