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銷發展5階段
一, 生產階段,在該階段,由于生產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所以基本是涉及有賣不出去的問題,往往是在沒有生產出來之前就已經有了買主。
二, 推銷階段。該階段產品已經有了剩余,為了使自己的產品不再在倉庫里待著,廠家進行了初級的推銷,其中價格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三, 營銷階段。該階段產品已經大大的富足,消費這在買東西的往往是貨比三家,到最后才能決定買那個產品。同時也有消費者開始了認同品牌,在眾多的品牌產品里面,我只買某一個品牌的產品。總體而言,該階段的產品已經不是簡單的產品,已經開始涉及到了產品的4個本質里面的附加部分。
四, 關系營銷階段。該階段由于在原來的營銷關系上,廠家已經和代理商,零售商有了密切而基本固定的關系,同時零售商對自己的消費者也有了基本的把握,即靠關系維持的時代。該階段如果要取勝,那么必須要強大的拓展市場的能力和公關能力。
五, 社會營銷時代。在該階段,不少企業開始轉向了社會公益事業方面的營銷,開始把企業作為一個社會的細胞來整合考慮,該階段消費者感受到的是很有公益心的企業形象逐漸多了起來,其實如同一個窮小子憑借自己的努力躋身上層社會一樣,需要靠一些書來裝點門面。呵呵這是傳統意義上的5階段,但是在最近越來越感覺到社會中有另一個新的五階段對我們有更大的指導意義,該階段從傳統的營銷階段開始劃分;
一, 統一的大規模營銷階段。如同福特的T 型車一樣,對所有的人都采取同樣的營銷模式,不考慮其他因素:地域,消費習慣,年齡,性別,等
二, 細分市場營銷階段。結合福特公司可以知道,T 型車的失敗和最后的變革,表明公司開始 自己的細分市場營銷。即根據一個或者某幾個關鍵的因素對市場進行細分,根據不同的市場有相對應的營銷模式和產品組合。不過剛開始該階段是以國家地域來劃分這是初期的形式,到后來發展到根據年齡,性別等各種因素來進行不同的營銷策略。
三, 精準營銷階段。該階段是細分市場的延升,在該階段企業借助更專業的手段和方式來進行營銷,比如對耨一類客戶:商務性消費者而言。他們仔細研究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結構,為他們制定更合適的方案來達到銷售的目的。該階段和上一階段的區別就在于:該階段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為某一類消費者設計更合理的消費模式。而細分市場階段是從公司的角度出發,產品是一樣的,只是根據不同的國家和消費習慣進行相應的調整而已。
四, 一對一營銷階段。該階段最成功的莫過于玫琳凱和DELL等采取的直銷模式。化妝品的直銷更是一對一營銷的典型,目前該模式更對地演變成了電話營銷,越來越多的公司采取了電話營銷的模式。
五, 多對一營銷階段。該模式目前也有不少的成功例子,最簡單和直接的模式就是定制。比如汽車廠商接受定制汽車,手機廠商接受個人定制手機等。該階段最大的消費特征是消費者的消費已經達到了機大的富足,他們的消費更大程度上是為了顯示和表達自己的與眾不同,也許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檔次,也許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另類。
這是我總結出來的新營銷5階段。我想這樣的總結并不是目的,我們需要的是通過這樣的總結對我們未來的工作能有一定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結合產品的4個本質:
一, 產品的最核心本質,功能。即滿足消費者最直接需求的功能,比如米飯是為了解決消費者的饑餓,手機能方便個人通信一樣,最本質的第一層功能。
二, 產品的一般化。這里面有了產品的標志和產品的品牌等特征,產品有了自己獨特的包裝,容易讓消費者一眼識別等功能。
三, 產品的附加服務。這是產品在賣出之后得到的保質和售后服務等,這個階段可以形成自己的與眾不同的競爭力,最典型的恐怕就數海爾了,呵呵。
四, 潛在產品。這是在原來的產品上附加更多的功能形成有更廣大需求的意思。比如手機,最初就是一個簡單的電話,隨著不段的發展,可以發短信了,功能上有了提高,后來又變成彩屏了,到后來收音機,錄音機,照相的功能統統加在上面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其他產品,所以稱為潛在產品,很形象。
其實認真思考的人都知道,這同時也是產品的這4個發展階段。如果把這樣的階段結合上面的營銷5階段。我認為不是單純的一對一模式。更準確地說,我認為是相輔相成的模式。在定制階段,我們需要的更多可能是產品的潛在產品功能,但是并不能排除就沒有專門定制最簡單本質功能的消費者。
目前我們個企業都處在了產品的附加功能和潛在產品的階段,而營銷卻是在細分市場營銷階段,我認為營銷沒有跟上產品的節奏,或許是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刺激了產品的快速出廠吧,但是不管怎么樣,我們要做的就是協調統一。否則肯定出亂子,象目前的家電行業就是這樣,產品大量積壓卻同時只有降價這一條路來走,很悲慘。我們能不能試著運用更進一步的營銷模式呢?學學DELL或者看看社會比如象分眾一樣的公司,完全有理由把類似電視的終端當成非家電產品來賣,所以模式肯定是有的,不要因為價格上沒有競爭力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 上一篇:逐鹿海外 該營銷“亮劍”了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