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每年600萬資助創新 歸國人員可申報
今年起開始實施,個人和團體下月起可申請創新資金。
從今年起,(武漢)市政府每年將投入600萬元,用于資助在高新技術領域及新興產業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凡重大創新活動、留學回國人員、博士后研究人員、特聘知名專家都可申報該項資金。這是記者昨日從武漢市人事局獲悉的。
無償資助,擇優支持
市人事局局長潘漢生介紹,武漢市現在擁有48名兩院院士,國家、省、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享受國務院、省、市政府津貼的專家共2455人次,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總量約為78.4萬人。但以前武漢市并沒有一個專項的資金用來鼓勵新項目研發。對于需要的人員,只能通過市人事局向國家相關部門申請資金。
“人才決定城市發展,創新改變城市未來。幫助創新型人才干好事業,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各類優秀人才集聚到武漢來。”潘漢生說。
創新資金是由市財政投入,將采取“無償資助,擇優支持”的原則,資金主要用途是資助在市高新技術領域及新興產業、支柱產業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者持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其中創新團隊可以是獨立的企事業法人單位,也可以是技術研發中心、重大項目組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博士后產業基地等相對獨立的技術創新團隊。資金同時接受海內外企事業單位或個人的捐贈。
重點技術項目可獲20萬元資助
重大創新活動、留學回國人員、博士后研究人員、特聘知名專家都可申報該項資金。
相關管理辦法規定,對從事國家重點攻關項目、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新技術研究開發等項目中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資助額度為10萬至20萬元;對從事省部級和市級重點科技攻關、技術改造項目,或者某一學科領域具有領先水平的研究開發項目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資助額度為5萬至10萬元。
擇優對來漢創業的高層次留學回國人員每人提供10萬元的創新扶持資金;擇優對申請美國、日本或者歐洲專利以及我國發明專利的留學回國人員進行資助,資助額度為每人每項5000元至1萬元。
新設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次性可獲資助10萬元,新設立的博士后產業基地一次性可獲資助5萬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產業基地)的博士后研究人員,每人每年可獲資助3萬元。
短期來漢工作的院士或其他高層次創新人才,每人每月可有1萬元的資助經費。
個人和團隊6月前可申請
潘漢生介紹,今年6月前,有需要的人員就可以開始申請專項資助,個人和團體不限。
相關材料包括:《武漢市創新人才開發資金資助申請表》及個人專業工作簡歷或者技術創新團隊情況簡介各一式6份;本人身份證或者護照、畢業證書、留學人員證明、博士后進站證明、近期兩寸彩色登記照和在工作時的照片各兩張;或技術創新團隊成立的批件;申報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各種成果獎項復印件各一式兩套。
重大創新活動專項資助和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專項資助,定于每年6月份前受理;“博士后創新專項資助”和“特聘知名專家專項資助”的申請可隨時申報,隨時辦理。
潘漢生說,提出申請后,由市人事局組織專家評審后確定資助額度。獲取創新資金資助的個人或者團隊,必須在每年年底之前向其所在單位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資助項目進展和經費使用情況。資助項目完成后3個月內,必須向其所在單位和上級主管部門報送資助項目工作總結、科研成果登記和經費決算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