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評估師每年缺數千人
去年底,國家有關部門宣布,計劃將在5年內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從一定意義上說,現代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市場化程度越高,對社會信用體系的發育程度的要求也越高。今后,企業在政府采購、公共財政項目招投標及政府相關監管環節中將被越來越多地要求提供信用報告。
在此背景之下,企業對信用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增,但我國信用行業卻一直存在著人才缺口。據中國市場學會統計,今后10年內,中國內地將至少需要50萬信用管理人才。根據上海市緊缺人才辦公室報告,到去年為止,上海信用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僅500余人,每年有數千人的人才缺口。
市場前景總體看好
信用評估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相當高。從業人員既要有全局的、宏觀的經濟概念,又要熟悉具體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很強的法律和政策意識。
信用評估最早產生于美國。在上世紀20年代之前的相當長一段時期,美國的資本市場高速發展,隨著各類債券的大量發行,投資人面臨著極大的投資風險,在這種背景下信用評估應運而生,其從業人員即為信用評估師。
目前,信用評估師在我國還屬于一個新興職業。各類征信機構急需大批掌握征信技術的專業人員,各級政府也需要大批熟悉信用體系建設和信用監管的公務員,他們都需要提高職業素質和從業技能,信用評估和信用評估師因此應運而生。
不過,我國信用評估正處于規范和發展階段,市場前景總體上雖看好,但是評估方法不一,評估機構良莠不齊,大都是采用傳統的一套方法針對不同行業的企業,針對性不強。其實,要評估某行業企業的信用狀況,只有把許多和本行業企業有機聯系的信用評估內容綜合在一起,才能綜合判斷信用狀況的全貌。只有這樣的評估方法才更科學,才能被外界認可。鑒于我國信用市場急需大量信用評估師,這方面的培訓已在進行。
熱門證書剛剛起步
隨著我國信用市場開放,外資信用評估公司將不斷進入國內市場,勢必帶來大量的人才需求。各類征信機構急需大批掌握征信技術的專業人員,各級政府也需要大批熟悉信用體系建設和信用監管的公務員,他們都需要提高職業素質和從業技能。如果在目前國內專業人才匱乏的狀況下獲得相關資格證書,無疑給自己增加了職場競爭籌碼。
信用評估師在我國還只是剛剛起步,北京、上海等地也剛開始,這方面的人才比較稀少,收入也只是中等,月薪大約3000至6000元。
去年,上海已有37人從“信用評估分析師”(高級)首期培訓班順利結業,獲得緊缺人才崗位資格證書,我國首批信用評估體系的專業人才就此誕生。建立一個規范化并和國際接軌的個人信用制度體系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可以預見,信用評估分析師的職業前景必將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