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錢景”吸引大連技工
根據大連市勞動局提供的數字,大連的技能人才缺口達17萬人。然而,正在遭遇“技工荒”的大連卻頻頻向外“輸血”——本地優秀的技工流失情況不容樂觀,優秀焊工的流失比例在七成以上。
廣州船廠來連挖技工
又到了技工畢業、分配的季節。大連市一技校接待了一家廣州船廠的40人“技工訂單”,包括車、鉗、鉚、電、焊各類傳統技工工種。該船廠給出的月薪是1000元至1500元,一年之后薪水上漲的下限是500元。
翻開手頭的預訂記錄,三家位于大連開發區的企業同樣有迫切的用工需求。然而,這三家企業最高的月薪為800元,一年之后最多再漲300元。雙方競爭條件高下立見。校方在征求學生意見后,給了廣州船廠明確允諾答復。“我們也希望學生能為家鄉企業解燃眉之急。”該技校負責人說,但在工作分配上,滿足學生意愿、為其發展前途負責是校方的義務所在。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發展迅猛,出現技能型人才高薪難求的情況。在中國某些制造業發達的城市,出現了“技工荒”,甚至技工的薪酬高出本科人才。
大連市勞動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十一五”期末我市在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數控技術、電子信息、機電設備維修、焊接技術、精密機械、生物制藥、環保設備維修等技術工種的需求總量將達到35萬人左右,目前已擁有的技能人才總量約為18萬人,缺口約為17萬人。我市初、中、高技能人才結構雖由“十五”期間的67:23:10優化為55:33:12,但要達到國家和省提出的35:40:25的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大連市勞動局一負責人說,外地企業來連挖技工人才的現象如今已非常普遍。不只是公辦技工培訓學校,就連本地制造業企業開辦的技工學校也頻頻有外地企業光顧。
外地高薪極具吸引力
“在引導、培育技工隊伍的同時,企業最應該做的是如何保護技工人才。”大連市技師學院副院長騰連澍說。
大連“技工荒”在2000年后表現得日益明顯。事實上,大連市每年畢業的中高職技工在5萬人左右,應該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然而從本地企業用工情況看,似乎始終沒有解渴。
大連技師學院的焊工是遼寧省公認的頂尖技術人才,在全國也有相當名氣。然而,騰連澍眼看自己培育的優秀焊工隊伍中,70%的工人帶著頂尖的技能絕活兒走出家門,走出國門,其他工種也分別有不同程度的流失。“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流失的人才不是總體數量,而是技能頂尖或優秀的人才。”騰連澍說,而且70%只是一個保守數字。這些人才主要流向是上海、廣州、浙江等國內城市,以及日、韓等國家。
薪酬是導致員工流失的一個決定性因素。騰連澍說,本地企業一線工人月薪在1200元左右,在南方城市這個數字至少要翻一倍以上。北方城市一般技工年薪在二三萬元左右,到南方城市就會得到六七萬元年薪,在日本等國家,薪酬則升至20萬元人民幣左右。
騰連澍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個八級工匠的月收入可能超過廠長。”騰連澍說“盡管目前高技能人才已到匱乏的程度,但無論企業如何強調其對技能人才重視,估計允許一線工人薪水超過老總的企業已幾乎絕跡。”
騰連澍說,有的企業也許希望以高薪留住人才,但是苦于沒有比照標準。這需要政府出臺相應政策,如設立骨干技術人員、有貢獻技師的最低月薪或年薪等措施,讓企業有章可循。
技工質量決定本地經濟命脈
“本土的技工隊伍成為吸引外資來連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大連市一家技校負責人說,一家韓國企業欲在大連投資項目,首要工作是考察大連的技校狀況,并初步約定,將20名應屆的技校學生帶到韓國培訓兩年,再回到大連工作。而英特爾在落戶大連之前,也著重考察大連的技工資源。
依照現行的技工教育培訓體制,將一名初中生培育成高級技工需要四年時間,培育成技師則需要六年。高中生讀高級技工兩年半可畢業,讀技師需要四年。
但是現實問題是,學歷依然是高中生追求的首選。因此,大連市的技校招生名單上,高中生報考的并不多。而報考技校的初中生大多本著迅速就業的心態學手藝,缺少堅持6年拿技師證書的耐心。大連市技師學院副院長騰連澍說,技工的教材、實習設備等也處于低標準狀態,這是束縛技工培養的一個瓶頸問題。
目前,大連市政府已經投資兩億元左右,在開發區興建了四千人規模的新技師學院,單設備投入就達兩千萬元左右。騰連澍說,最關鍵的技工學生實習問題將有效解決。“過去報考技師學院的學生中,初中生占80%左右,高中以上學歷的學生僅有20%。”騰連澍說,今年校方通過文憑和證書“雙激勵”的辦法,令這個比例數字對調。校方對理論課進行改革,與交通大學合作,按照大專機械制造與設計專業的模式授課,實踐也依照國家專業技術等級進行教學。每年10月15日,將學生統一組織參加全國成人高考。這樣,學生在技師學院畢業后,既拿到了大專文憑,又取得技師證書。
創新的教學模式顯然起到了立竿見影的積極作用。今年該校的春季招生中,70%以上是高中學歷學生,還有100名大專生和兩名本科生“回爐”。騰連澍估計,秋季招生的情況將會更加樂觀。該校也將培養高級技工以上的高學歷技能人才比例定為80%。
政府和企業紛紛想招兒留人
大連市勞動保障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仍面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目前,全市持有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能勞動者總量約為60萬人,只占城鎮從業人員總量的35%,與發達國家50%以上的比例差距很大。高級以上技能勞動者只占技能勞動者總量的12%,與國家確立的“十一五”期末達到25%的目標仍有不小差距。特別是制造、加工、建筑、環保等傳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及現代服務業領域,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的“瓶頸”。
遼漁集團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勞務工的不穩定取決于用工性質、勞動關系、勞動合同、工資待遇、榮譽、福利等。事實上,在企業的發展中他們功不可沒。“引進人才不表示要一味地引進高學歷。”這名負責人表示,工人的工作過程也是培養積極性的過程。同時,人員的穩定本身就是降低勞動力成本的方式,另外許多勞務工實際操作能力很強,但專業理論知識亟待提高。
為了吸引技能人才,政府和企業都陸續采取了不同方式的激勵機制,除了薪金,還包括各種榮譽稱號,以及與高學歷人才“平起平坐”的地位。2006年12月,遼漁集團技工比武大賽中,依靠技能比拼勝出的14名技能狀元中有3名是農民工,他們拿到了首批“首席工人”稱號,同時獲得獎金1800元、破格推薦技師或高級技師考評、享受外地考察旅游等系列堪比勞模的獎勵待遇。這些是大連市企業中評比出的首批首席工人。
許多與首席工人“同質不同名”的激勵稱號正在涌現。市勞動保障局一負責人說,近年來大連市出臺了許多促進技能人才發展的政策措施。目前正在全市一線技術工人中評選“有杰出貢獻高技能人才”和“技術狀元”。獲評“有杰出貢獻高技能人才”榮譽稱號者將享受5年政府發放的月80元津貼,以及系列獎勵措施。
在“大連市有杰出貢獻高技能人才”以及“技術狀元”的評選條件中,對年齡、身份等無任何限制。大連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副主任李齊河說,這意味著所有符合條件的一線工人,只要取得高級以上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術人員,包括農民工均可參加評選。A11a 首席記者蘇琳 記者張星
- 上一篇:廈門農民工收入高過廣東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