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家古鞋博物館面臨轉讓
位于我省泗縣縣城的中國古鞋博物館,由泗縣制鞋總廠于1990年7月創辦,是我國首家惟一以展示鞋文化為內容的博物館,里面陳列著包括我國50多個民族和世界多個國家的古代鞋飾實物及復制品500余件,有關鞋的圖片4000多幅。2000年由于泗縣制鞋總廠虧損嚴重,博物館也隨之“關門謝客”,日前記者獲悉,由于泗縣制鞋總廠改制,該館將整體對外轉讓。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泗縣的中國古鞋博物館,在泗縣制鞋總廠副廠長克強的帶領下記者走進塵封已久的“中國古鞋博物館”。
該館位于制鞋總廠的四樓,進入館內,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只長1.99米的布鞋斜躺在房間的一角,鞋面上落滿了灰塵。據介紹,此鞋是泗縣制鞋總廠當年制作的,放在博物館的大門口。在布鞋旁邊的一個玻璃柜臺里陳列著一只1米多長的女式鞋,在女式鞋的鞋面上放著一只只有幾厘米長的小鞋。一位工作人員說這柜臺里面的一大一小兩只鞋是當時阜陽制鞋廠送過來的。館內設展室五個,收藏了大量古今鞋飾、珍貴古鞋照片等。一、二室展出古鞋及仿古鞋,再現了我國自原始社會至清代各民族的鞋文化史,藏鞋中以三寸金蓮和古戰靴最具特色;三室展出的是現代各種典型鞋飾及世界各民族部分鞋飾和傳統鞋飾,其藏品之精美,工藝之高超,令人嘆為觀止;四、五展室各展出了幾十個國家近代少數民族和國內多個民族的珍貴鞋飾照片。同時館內還有歷代制鞋工具和有關鞋飾文化的珍貴展品,時間跨度達五千年之久。“古鞋博物館就像一部鞋文化的百科全書,當年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泗縣制鞋總廠副廠長克強告訴記者,將博物館對外轉讓也是無奈之舉,現在鞋廠改制,整個鞋廠的資產都將進行出讓,希望通過這種方法能夠為廠里五百多名職工多謀些福利。離開博物館的時候,記者注意到,當年輝煌一時的制鞋廠的許多廠房都已經出租出去,做起了其他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