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營銷:尋找他們的至愛方式
企業界和營銷學界高度關注,大家針對大學生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面向大學生營銷推廣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誰是我的至愛”?為買一臺筆記本電腦,中國人民大學二年級的小松折騰了一個多禮拜,中關村的海龍大廈、鼎好電腦城不得不逛,不過小松樂而不疲的是網絡搜索,貼吧里買家的點滴言論影響著小松的判斷。
“品牌、價格、配置”。這些都是小松的考慮,幾天的網絡“海選”,不時通過QQ和短信向買過筆記本電腦的同學咨詢。盡管篩選過程漫長,但小松卻很滿意,“買電腦嘛,當然得自己左挑右選。”
這是一位80后在消費時再常見不過的情形。他們在海量廣告的浸泡中長大,遭受產品和各式信息的纏繞,但是,他們更相信自己的感覺和判斷,同時,也擅用搜索工具尋找答案。
機會,變遷中的消費主力
像小松這樣的80后,在中國有9000萬之多。從市場營銷的人口世代劃分理論來說,這個群體被稱為新新人類或N一代(Neo-Generation),他們多為獨生子女,成長于4-2-1的家庭。他們并不擁有財富,只不過是純消費者,出手之間吸引著數以萬計廠商的注意力。
“多關注電信類、零售商和娛樂消費電子類公司的股票,這些股票將給你帶來豐厚的回報!蓖顿Y銀行百富勤預言,從現在到2016年,將是中國的一個消費繁榮期,那些中國的獨生子女正步入成年,并會成為消費的主力。
“他們不需要購買住房和汽車,卻在飲料、方便面、口香糖、咖啡類產品中盡情宣泄!比A人英才網總經理楊勇說。他負責的是一家專注校園渠道多年的網絡公司,長期與80后打交道!暗遣挥脩岩,80后正成為消費主力,他們引領著音樂、互聯網、數碼產品的氣候,短信和彩鈴也是他們帶動起來的!
事實上,80后在消費領域的崛起,并非營銷概念的炒作。
在不以獨生子女為特征的美國,他們同樣在思考著80后的需求。不久前,強生、可伶可俐、菲多利等公司的營銷人員就在沃頓商學院碰撞著一個話題,“抓住青少年緊跟時尚潮流的心便能財源滾滾”。
然而,抓住80后的心并非易事!八麄儗Χ鄶诞a品的品牌忠實度不高,習慣將各種品牌換來換去。”
不過在楊勇看來,對品牌的忠誠度低,從另一個角度反而說明80后接受新品牌的能力強,對廠商來說,這正是培養品牌忠誠度的最佳階段。并且,一旦讓80后喜歡上了某個品牌,他們會對該品牌喜歡得不得了。
商戰,至愛力量
這股力量廠商不會看不到,市場上各品牌對80后爭奪的戰爭早已發生。
“我們的產品很少被80后購買。”深圳飛亞達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孫磊告訴記者,他們的顧客定位在25~40歲的人群。但是,公司已經在考慮是否針對80后另辟品牌。這種考慮一是出于市場細分,二是出于對未來的迎戰。
“寶馬在做消費行為研究時,是對5年以后的消費行為進行研究!痹趯O磊看來,這是寶馬所以前端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一批批的80后,在5年后同樣會成為飛亞達的消費主力,如果不能及早地研究出其消費特征和需求,將會錯過機會。
對青島啤酒來說,在80后中高調傳播“飲酒”顯然不合時宜,但是,學校的活動還是少不了!肮镜睦峡偯磕甓紩诖髮W院校做演講!痹摴抉v京辦主任劉澤鴻告訴記者。
在80后的市場上,已經有一批企業捷足先登,正一步步地贏得80后的青睞。在本報發起的大學生至愛品牌調查中,除了雀巢、諾基亞、耐克、百事可樂等國外品牌外,伊利、愛國者、美特斯邦威等國內品牌同樣名列其中。
“我在愛國者公司參加一個活動,他們公司對大學生們說,我們都是愛國者,所以我們都要用愛國者。”新東方學校徐小平在大學生至愛品牌晚會上也不忘對80后營銷一把,“我也說,我們都是東方人,所以我們都上新東方。”
“我也是80后的,我是80后成為廣告人的!币晃黄髽I的營銷人士試圖與臺下的80后們拉近距離。
技巧:反平時規律
“你要找到80后的特征元素,讓你的品牌與他們產生概念對接。”在正邦品牌識別機構董事長陳丹看來,80后是非理性、非秩序的感性群體,有著屬于群體的遠離傳統的語言。他們“解構權威、民主的平等、重參與和交流。”
要做80后的營銷,從品牌的表訴、產品本身的結構旗幟開始,就要有針對性的感性。
特斯邦威是什么意思呢?”陳丹說,“名字本身沒有任何含義,但是卻有一種感覺,這種感覺為80后所喜愛。并且,其英文與漢語的音能對接上”。
80后的營銷,要打破一切常規,反平時的規律。要有這種思想、心理準備”。陳丹建議,品牌名稱上,可以去新“誕生”于80后的名詞中去尋找(酷、玩家、PK、886等),也可以考慮英文的引入,趨勢是數字化的、感性的,出奇制勝的,如“雅克”。
商標設計上打破圓和方的概念,傳統的商標講究‘意’,而對80后的商標,講究‘感性’,意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形式的客觀感受!薄昂每、好記、好用、易于識別!
告語上,更介于大眾語言,更酷、更炫,以迎合80后所出現的反叛精神。傳播上,針對80后的‘網絡生存’,注重網絡、新媒體的互動傳播,包括音樂下載和QQ等即時通訊!
數據業務打包,短信批量優惠”的業務描述相比,刺猬頭、一臉壞笑的M仔卡通更容易被80后所接受,隨著偶像周杰倫的街舞,在“流行、前衛、另類、新潮”的社區中,演繹著我的地盤聽我的。
:創意至上
對學文科的何曉來說,她并不知道品牌、商標還有那么多講究,她喝著可口可樂,玩《魔獸世界》。她所知道的,就是喜歡有個性的、有獨特風格的產品,最好還不貴,要是有優惠活動,就再好不過了。她是動感地帶的“拇指一族”,喜歡更換自己的手機,要是沒有錢買新的,就更換手機的外殼和顏色,總之新鮮就好。
那些早已成名的品牌,現實生活中,常常有許多品牌不斷的與何曉進行著“第一次親密接觸”。
產品的推廣挺難的,在校園,比較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試用!睏钣陆榻B說,但是臨界點的把握是關鍵。北京不到100萬的大學生,有一種方便面出新品,在高校發了30萬袋的試用裝,成本不到10萬元,加上派送、宣傳等費用,總預算不到30萬元,但是影響非常大。因為使用的群體到了臨界點的時候,學生發現,好像所有的人都在用,到處都是。
像這種“硬戰”并不是楊勇的推崇,他認為,對80后的最佳攻略,不在于推廣費用之多,而在于創意之巧,能低成本的讓80后們互動參與,形成自我傳播。他舉了個例子,有一年情人節,某網站在校園推廣,如果學生A在網上注冊,就可以由網站出面送給A所指定的B一個紅蘋果,如果有兩個人是相互送蘋果,就給兩個人一對情侶毛巾。一個紅蘋果、毛巾,成本都非常低,但在那段時間,大家見面后都互相問,你收到紅蘋果嗎?你收到情侶毛巾沒?推廣效果出奇地好!白80后自己去策劃、自己去執行,而且是有新意的活動!睏钣抡f。
- 上一篇:營銷 向趙本山學習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