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縫制機械行業標準化 強制性措施有多難
前不久,中縫協全國縫制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上海召開會議,對行業推出的各種標準化作了相應的規定。但據記者了解,縫制機械行業雖然已經具備了不少有章可循的技術標準,但其權威性和強制性卻遠遠不夠。以此次出臺的一系列縫制機械技術標準的內容來看,幾乎沒有一項是具備強制性標準的。從另一方面看,在國家《標準化法》涉及的內容中,有多少是真正適合縫制機械行業的呢?而我們真正實施的標準當中,又有多少是強制性的呢?
相關資料表明,我們現在還只在安全技術方面執行了國家強制性標準。
強制性標準含義是什么
什么是強制性行業標準?想弄清楚這一問題,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強制性標準。強制性標準主要是對涉及安全、衛生方面的進出口商品設定限定性的檢驗標準,以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的安全。凡根據強制性標準檢驗評定的不合格出口商品,即使符合外貿合同約定的質量條件或國外購貨人出具愿意購貨的證明,也不準放行出口。同樣,根據強制性標準檢驗評定為不合格的進口商品也不準進口。
一般來說,國家對經濟的管理體現在宏觀管理上,對微觀經濟技術活動不做過多干預,而著重于建立公平的市場秩序和保障社會公共利益。法律法規及相應的依法行政是政府管理社會和經濟秩序的主要強制性手段,我國強制性標準作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既應做到確保社會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同時又應避免過多干預應由市場主導的經濟技術活動。這也反映在世界貿易組織所建立的國際貿易體制和原則中,WTO/TBT協議(《世界貿易組織貿易技術壁壘協議》)規定,為了不給國際貿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礙,各成員國僅應為實現正當目標而制定和實施技術法規。正當目標指國家安全要求、防止欺詐行為、保護人身健康或安全、保護動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護環境。我國強制性標準由于被直接賦予了法律效力,因此,強制性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也應遵循這一原則,這也是符合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管理社會經濟的職能。
回觀縫機行業,記者在與全國縫制機械標準委員會專家們的交流中得知,他們在經 過辛辛苦苦的努力后制定出來的各種標準,根本就沒有太多的企業在實際中去實施和應 的45份意見征詢表,結果只回收了寥寥12份,回收率只占31%。由此不難看出,企業對行業標準化制定的重視程度。
如果標準本身不具備強制的執行力,那勢必會在執行過程中失去效力,甚至會被企業束之高閣,這樣的結果就與中縫協和企業的各種努力背道而馳。
強制性標準是必由之路
從國外一些標準化制定的方式、程序上來看,標準化對于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至關重要,且一般都被認作是一種自律行為而被廣泛應用。
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其國家標準一般都由國家標準機構發布,國家標準由各方面自愿應用,只有立法機構制定的法律法規引用到的標準,其應用才成為強制性。因此,其 標準體系為自愿性體系,體系自身沒有強制性和自愿性之分。這也是WTO的一些成員國為什么對我國用“強制性標準”這一“標準”形式的規范性文件、規定強制執行技術數據出異議的原因。
記者在國標委對加強強制性標準的文件計劃中了解到,國家在諸如安全、人身財產、環境保護、消費者利益和維護國家正常的經濟秩序等范圍內,都出現強制性標準或強制條文的內容。事實上,其中的很多內容基本上都適用于我國縫制機械行業,但真正想要在行業內部推開,達成一種普遍的共識卻需要時間。
目前在縫制機械行業內大多仍采取的是推薦性行業標準。所謂“推薦性行業標準”是指生產、交換、使用等方面,通過經濟手段或市場調節而自愿采用的一類標準。推薦性標準一經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納入經濟合同中,就成為各方必須共同遵守的技術依據,也就是說,推薦性行業在法律上依然具有約束性。但國內實行的推薦性行業標準具有很強的區域性,無法約束于國際認可的標準。更何況,從國家標準委辦公室2002年在發布的《關于加強強制性標準管理的若干規定》中也不難看出,推薦性標準最后依然要落實在強制性標準以內。因此,強制性標準是縫紉機行業最終要走的必由之路。
縫機業的標準化現狀
一般而言,行業標準的制定需要三個環節加以保證。
一是制定標準時的透明度:
標準制定透明度涉及到對各種意見、建議的征詢,其對象主要是縫紉機生產廠家及其技術、管理人員。假如不能全面深入進行信息采集,或者企業不予以積極的配合,就會導致無法廣泛地吸收各方面意見。這使得強制性標準發布后,勢必缺乏全文公布的依據,執法者和被管理者都不知該如何執法和遵守強制性標準,造成執法的不作為或隨意性,造成被管理者的無所適從。
二是標準的及時修訂:
目前,國內縫紉機生產企業都在力求有新的突破,而標準制定的技術指標對相關縫制機械的生產、經營、使用影響較大。盡管在強制性標準制定過程中很難面面俱到,有些問題可能只有通過實施才能得以顯現,因此,一旦發現問題,若得不到及時修訂,會給經濟、技術乃至行業的發展造成負擔。
三是縫制機械標準與國家強制性相關標準相協調:
據中縫協標委會透露,目前該部門正在考慮出臺一些相關的強制性標準。據了解,目前國內各部門發布的強制性行業標準是在依據國家標準的框架下制定出來的。但現實狀況是,各部門制定的標準往往無法與國家標準相協調,造成了強制性國家標準與強制性行業標準、不同部門的強制性行業標準之間的重復矛盾。因此,這也是縫制機械行業的強制性標準化制定應該加以考慮的問題。
難以諱言的是,縫機制造業目前的現狀是否同樣會造成這一標準推行難呢?眾所周知,在縫機市場競爭的大潮中,就是競爭雙方在總資本、銷售額,以及所得利潤等方面的綜合能力而言,企業總是有強弱、大小之分。在大部分市場份額被大企業占據的情況下,小企業急于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以弱抗強。這些小企業把贏利放在企業發展的首位,這是無可厚非的,但面對這些標準,他們一般不會投入精力和財力去實施。
造成上述原因的情況很復雜,首先是他們對自己的產品“缺乏自信”,仿造、貼牌銷售、拼裝產品等等行為,自然不可能順利通過檢驗;其次,這種類似的檢驗成本也是不低的,目前縫制機械行業微利已是基本的事實,成本增加無疑是企業致命的“軟肋”。可想而知,目前制定出來的這些非強制性標準,最終只能被企業“束之高閣”。
因此,新成立的標委會電氣專業組開始著手制定一些強制性的標準也是勢在必行,雖然早巳經意識到執行難度很大,但行業的發展需要急流勇進,而非退縮。同時也要考慮到,縫機行業的強制性標準推出,更多的還要在操作性問題上多予以研究和探索。
3月29日晚間,公布2020年業績,總收益為15.394億元,同比減少28.7%;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毛利減少25.8%至8.607億元,毛利率減少4....
[詳細]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