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反思對華貿易政策
包括制鞋企業在內的中國企業抗辯歐盟反傾銷的行動正引起歐盟的反思。歐盟執委會近期公布了貿易救濟工具綠皮書,并主動邀請中方對綠皮書進行評論。
有權威人士表示,中國企業在鞋業和紡織品反傾銷調查中,積極主動抗辯歐盟反傾銷,是導致歐盟公布貿易救濟工具綠皮書并就此徵求他國意見的直接推動因素。
為及時反饋中國專家和業界對歐盟貿易救濟工具綠皮書的意見,商務部近日召集國內專家、律師和與鞋業等反傾銷有直接利益相關的企業,在遭遇歐盟反傾銷最多的省份──浙江召開歐盟貿易救濟工具綠皮書評論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
歐盟改革貿易政策
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事實證明,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歐盟現行的貿易救濟政策,特別是反傾銷政策已嚴重滯後於時代的發展,繼續沿用舊的機制「不符合各方的利益」,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制鞋企業,奧康集團以自身在歐盟反傾銷訴訟過程中遭遇的實際情況現身說法,指出《歐盟反傾銷條例》中關於市場經濟地位的條款和關於抽樣的條款之間銜接不太完善,需要一個明晰的法律解釋。
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調查副專員王賀軍對中國鞋企的上訴行為表示贊賞,他認為中國企業勇敢發出自己的聲音,肯定會對歐盟法院在具體案件上的處理帶來積極影響。目前,歐盟一審法院已經把奧康等中國企業的上訴材料正式通知歐盟的部長理事會,并限期三個月之內做出第一輪答覆,也就是說最遲在6月,中國上訴鞋企就會得到答覆。
據介紹,此次的歐盟反傾銷已經造成中國鞋企大量歐洲訂單的流失,一些進口商因進口成本變化而將訂單轉向其他國家和地區。僅以奧康為例,反傾銷去年造成該企業近15%歐洲訂單流失。2006年,奧康出口貿易總量超過300萬雙,歐洲市場占據了其出口總量的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