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每年獲1億扶持 上海將進一步降低小額創業貸
今年,上海市將按照有利于創業者和方便創業者的原則,在融資擔保方面進一步降低門檻,尤其對創業者開展自主創業需申請小額創業貸款的,由市促進就業專項資金對創業貸款提供擔保,并在三年內根據其經營發展和誠信情況,從數額較小的貸款擔保起步,逐步增加貸款擔保扶持額度。這是記者從昨天召開的“2007上海市促進就業和完善社會保障工作會議”獲悉的。
醞釀場地資助扶持創業者
根據勞動部門最新調查,2006年,上海市整體意向創業活動率為10.5%,其中,本市25-34歲的青年人未來一年內的創業意愿最強烈,達到15.2%。針對廣大勞動者自主創業面臨多個瓶頸,2007年,本市將首先在融資擔保方面進一步降低門檻。按期歸還的創業者,還可以申請按實貼息。
此外,有關部門正在醞釀在場地資助方面,對于自行落實場所從事創業活動的,考慮參照開業園區扶持政策,按戶給予一定額度的經營場地租賃費用補貼。
啟動5000名學生“雙證”培訓
今年,上海高校共有14.3萬畢業生,比去年凈增1.4萬人,其中包括了一些就業相對困難的高職高專畢業生。針對這些現狀,今年,本市將以各類高校或高職、中職學生為主要培養對象,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培養人才高技能人才制度。
據悉,通過這一培養模式,明確定單式培養機制,讓學生在畢業后同時拿到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從而達到讓政府、企業、家庭三方滿意的社會效應。今年,本市將率先啟動實施5000人的培養計劃,試點范圍首先確定為納入校企合作范圍的院校和企業。對于其中家庭困難的青年學生,在培養期間,通過職業培訓個人賬戶給予補貼。與此同時,學校和企業等方面也要加強公共職業介紹服務,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
上海勞動保障局負責人表示,通過與相關部門協同,將構建一個面向大學生畢業生的公共招聘平臺,增強“一條龍”服務功能,提高招聘效率,并加強用工備案登記和勞動合同管理,規范用人單位的市場招聘行為。
每年出資1億扶持大學生創業
今后5年,上海將每年出資1億元人民幣扶持大學生創業。昨天,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沈曉明在會上表示,這1億元由上海市教委和科委分別出資5000萬元構成,作為大學生從事科技領域創業的基金。
據了解,上海于2006年成立上海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以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截至目前,在這個基金會的支持下,已有約570名高校畢業生走上科技創業的道路,132個創業項目完成工商注冊,其中30家左右的創業企業實現了收支平衡或盈余,產生專利80余項,直接提供就業崗位809個。
引導高校畢業生投身創業,是拓展就業機會、提高就業水平、創造就業崗位的有效途徑。2006年,上海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6.27%,實際就業人數比2005年增加1.1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