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類成消費投訴“重災區”
百貨類商品質量投訴占去年投訴總量的三分之一
一雙皮鞋賣到1000余元,甚至不比一臺彩電便宜,為什么剛買的新彩電壞了可退,而剛買的皮鞋掉跟斷裂卻退不掉?昨日,記者從湖北省消委獲悉,去年,湖北省消委、各級消協共受理百貨類商品(不含食品)投訴高達6597件,占到全年投訴總量的近三分之一,登上投訴排行“黑榜”之首,其中,鞋類又是百貨類商品投訴中的“重災區”。
鞋子出現問題退貨難
去年9月,武昌的一位消費者周女士,在某商場購買了一雙1200元的高檔皮鞋,僅穿了3天,皮鞋就掉跟斷裂,周女士到商場要求換貨或退貨,但遭到拒絕,只同意修理,周女士只好投訴。
昨日,省消委專家告訴記者:鞋類屬于易損耗商品,如出現一般的質量問題,在三包期內均免費維修。但雙方常常在鞋子出現破損的成因上,頗有爭議。
記者了解到,依據《武漢市鞋類三包暫行辦法》規定:商品自出售七天內,出現斷幫、斷腰鐵、脫漿的可以免費更換;如無同類型號給予免費退貨。這就是說,要想退鞋,有前提條件——沒有同類型號。此外,在三包期內,即使經鑒定是質量問題,消費者要求更換或退貨,經銷商可按規定收取折舊費后,辦理退換手續(商品售出八天至三十天為10%;三十一天至六十天為15%;六十一天至九十天為30%)。
基于以上種種“苛刻”的條件,消費者成功退鞋的少之又少。昨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長期在消費維權領域工作的業內人士表示:鞋退不掉,重要原因是,《武漢市鞋類三包暫行辦法》制定得不合理,沒有很好地考慮消費者的利益。
記者還了解到,在其他百貨類商品投訴中,主要問題集中在:水貨多,質量差。
去年價格投訴猛增
2006年,省消委、各級消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8651件,按照投訴性質劃分,除了對商品的質量不滿意外,市民對于價格問題的意見也很大。
省消委透露,服務類質量是消費者反映的熱點問題:對通信服務質量不滿意、金融保險服務質量不高、快遞服務不規范都是消費者憤而投訴的重要原因。
而按照投訴類別劃分,投訴最熱的是百貨類、其次是家用電器。2006年,全省共受理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7173件,占全年投訴總件的25%。家用電器、通信類產品、含氟家電,都是家用電子電器投訴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價格類投訴在去年一年一路攀升。2006年,全省共受理價格類投訴3802件,占全年投訴總件的13.2%,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2.1%。主要問題,一是虛假打折欺騙消費者;二是買物贈券或買一贈一誘惑消費者購物;此外,醫保定點藥店藥價反而高,供電、自來水等服務行業多收費、亂收費也是價格投訴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