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出臺促進大學生就業意見:“先落戶 后就業”
面對日益嚴峻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我市近日由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市財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和市總工會聯合出臺了《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實施意見》。
無障礙落戶
《意見》規定,我市將全面推進無障礙就業,大力引進各類畢業生
。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來我市就業,不受單位性質限制,不受專業、性別和生源地限制,只要有用人單位接收,均可辦理就業落戶手續。暫未落實用人單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專科以上應屆畢業生,只要本人愿意來我市就業的,均可辦理“先落戶、后就業”手續。用人單位引進碩士以上學歷畢業生,符合《常州市人才開發資金管理規定》的,可享受人才開發資金的專項資助。
另外,未就業的常州籍畢業生可將戶口、檔案轉回入學前戶籍所在地,各級人才服務機構和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按規定兩年內免收其檔案管理服務費,畢業生保留資格2年。有就業愿望的常州籍應屆畢業生,截至當年9月1日前仍未就業的,可持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出具的未就業證明到入學前戶籍所在地的勞動保障部門辦理失業登記手續,領取《就業登記證》,勞動保障部門按相關規定將其納入本地失業人員統籌管理,享受國家關于失業人員就業的優惠扶持政策。對進行失業登記的畢業生,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按規定免費為其提供相關就業服務。
突出公益性
《意見》明確,市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每年定期舉辦4場公益性畢業生招聘會,轄市、區人事部門每年舉辦1-2場公益性畢業生招聘會;對招收畢業生的中小企業和非公經濟單位免收招聘費用,畢業生免費入場,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列支。民營中介機構舉辦畢業生專場招聘會須經當地人事行政部門批準,嚴禁以營利為目的。我市還將加速畢業生就業服務信息化進程,建立市、轄市、區畢業生就業網絡平臺,免費為畢業生提供求職登記、政策咨詢、就業指導服務,免費為用人單位招聘畢業生提供需求信息登記。
同時,開展特困家庭畢業生就業援助活動。凡經民政部門和總工會認定的特困家庭應屆畢業生,在不挑不揀的情況下,由各級人事、勞動保障部門按專業對口或相近的原則在一個月內幫助就業。對家庭生活困難的畢業生,符合條件的,由民政部門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鼓勵去基層
我市還將引導和鼓勵畢業生進村、進社區就業,爭取通過3-5年的努力,實現每個村和社區至少有1名畢業生。逐步實行從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畢業生中優先考錄公務員的辦法。大力支持各類中小企業和非公經濟單位聘用畢業生。對到中小企業和非公經濟單位就業的畢業生,在專業職稱評定等方面與國有企業員工一視同仁;對他們當中從事科技工作的,在按規定程序申請國家和地方科研項目和經費,申報有關科研成果或榮譽稱號的,根據情況給予重視和支持。依法加強監督檢查,切實維護到中小企業和非公經濟單位就業的畢業生的合法權益。到各類企業就業或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今后考錄或招聘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其繳費年限可合并計算為工齡。
鼓勵自主創業
我市將加強對畢業生的創業意識教育和創業能力培訓,為到基層創業的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項目、咨詢等信息服務,對其中有貸款需求的提供小額擔保貸款,符合規定的微利項目給予政策規定的財政貼息。從事個體經營的,且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日期在其畢業后兩年內的,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自其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交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對以從事自由職業、短期職業、個體經營等方式靈活就業的畢業生,提供必要的人事、勞動保障代理服務,在戶籍管理、勞動關系形式、社會保險繳納和社會保險關系接續等方面提供服務。
建立就業見習制度
在推薦申報省級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的同時,在全市范圍內再建立一批市級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各轄市、區也將建立一批畢業生見習基地,有計劃地組織未就業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幫助未就業畢業生通過就業見習提升職業技能和擴展就業機會。見習期限一般為3-6個月。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將定期了解就業見習單位的有關情況,加強與就業見習的畢業生的溝通,協調解決就業見習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就業見習活動結束后,要指導見習單位對畢業生進行考核鑒定,出具就業見習證明,作為用人單位招聘和選用畢業生的依據之一。畢業生在就業見習期間由同級財政和見習單位給予一定的見習生活補貼。
- 上一篇:武漢農民外出打工可獲免費保險
- 下一篇: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新人公開招聘薪酬兼顧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