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跨國公司研發機構急需創新人才
當下正是畢業生找工作和人才跳槽的旺季。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對于蘇南地區上百家跨國公司研發機構而言,創新人才正受到格外的青睞。他們希望,能有更多的專業研發創新人才來蘇南落戶。
去年,省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對蘇南地區引進跨國公司研發機構狀況作了專項調查。結果發現,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跨國公司研發機構進駐蘇南,創新人才也面臨緊缺的局面。可以說,目前蘇南地區引進更多的跨國公司研發機構的首要瓶頸就是創新人才的緊缺。
據介紹,專業研發創新人才主要靠本地培養和對外引進兩條途徑。從本地培養方面看,目前許多大學的專業設置與跨國公司的需求不相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比較陳舊,使跨國公司“想要的人才給不了,能給的人才不好用”。研發創新人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存在一定差距。在調查中,摩托羅拉、松下等不少跨國公司的研發機構反映,在當地招聘的高校畢業生,一般都要培養一年后才能參與研發工作。
從對外引進看,和北京、上海等相比,蘇南地區對創新人才的吸引力相對較弱。因為北京、上海等地的環境更優、待遇更高,成為許多高層次研發人才的首選。這樣就導致蘇南不少優秀研發人才的流動,高層次研發人才供應和儲備不足。
然而,蘇南必將成為創新人才施展才能的熱土。目前蘇南地區已成為國內引進跨國公司研發機構最多的地區之一,到2005年底已有上百家。由于看中了我省蘇南地區的經濟實力,這些研發機構的規模不斷擴大,這給眾多高層次人才提供了機遇。如德國西門子公司,2004年在南京設立了軟件與系統工程研發中心,僅一年時間注冊資本就從100萬美元增加到410萬美元,研發人員從30名增加到260名。摩托羅拉公司設在南京江寧的軟件研發中心,2005年投資超過1000萬美元,研發人員有500多名,2006年繼續擴大投資規模,研發工程師總數超千人。
為了降低研發成本,這些研發機構本土化趨勢明顯,這也給本土人才提供了機會。一般來說,幾十、上百人的研發機構除了少數幾個管理與技術的主要負責人來自國外總部,其他的都是在國內招聘的。如希捷公司在無錫的硬盤驅動器研發機構250名研發人員,有240多個是中國人。日本松下電器蘇州研發公司共有員工121人,其中有116名是從南京、蘇州、上海等地大學招聘的畢業生。
有關人士指出,要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研發機構進駐,首先要解決的是人才供應問題。我們應根據跨國公司的研發需求,通過改革創新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與國外著名培訓機構合作辦學、吸引留學人員回來創業等舉措,使蘇南地區成為形成科技創新人才集聚的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