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火車站吃剩飯 農民工老謝行乞一年討工錢
1月31日,室外下著漫天大雪,衣著單薄的河南農民工老謝冒雪找到記者,訴說他一年來在佳木斯靠乞討為生,討要工錢的辛酸路。
5年前來佳市打工
今年已經60多歲的謝榮成身材矮小,可他有很好的電焊手藝,就因為這手藝他5年前從河南老家來到佳木斯市打工。
2001年,佳木斯市建筑包工頭王文成去河南南陽招工。當時,謝榮成自己開了個小電焊修理部,每月收入不多,可日子過得很安穩。王文成招工時說每月可給1500元的薪水,謝榮成動心了。于是,家住河南省鎮平縣馬家村的謝榮成帶著滿心歡喜,和他的幾個河南老鄉跟著王文成來到了佳木斯市。
憑借著自己的電焊手藝,老謝在王文成工程隊一干就是三年。起初,老謝應得的工資每年年底都能如期發放。
2004年底,老謝拿到這一年近一萬元的工錢,正做著新一年的打算時,王文成找到他,以沒錢給其他工人開工資為由,向他借了2400元,答應年后還他。眼看快過年了,老謝把剩下的工錢匯回了河南老家。可他在佳市,拿著手中的欠條一直等到了2005年初,王文成的還款承諾也沒有兌現。為了這2400元欠款,老謝只得繼續跟著王文成干活,一直干到2005年年底。
白干一年分文未得
2005年入冬后,王文成承包的樓房建設工程因種種原因停工,由于甲方拖欠包工頭王文成的工程款,王文成一直拖欠老謝他們的工錢。在要錢無望的情況下,幾名河南老鄉都相繼回了老家,只有老謝留了下來,他堅持要為他的工錢討個說法。
經過多次尋找,老謝終于見到了王文成,王文成安排老謝暫時先住在原來干活工地的一處平房,答應幾天后把工錢和欠款還給老謝,老謝又一次燃起了希望。可是身無分文的他沒有錢買煤取暖,整天蜷縮在平房內,凍得瑟瑟發抖,但包工頭王文成卻再也沒有出現過。10天后,老謝被迫離開了平房。
2005年年底王文成本應支付的一年七千余元工資也沒發放,加上原來的2400元欠款,共計9715元。
去年農歷大年三十那天,衣著單薄的老謝來到了包工頭王文成的住所討工錢,再次遭到回絕。老謝傷心得號啕大哭,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是我的錢為什么不給,這個年我該怎么過啊?”
因饑餓老謝昏倒在街頭,被110送到了救助站。經過聯系,救助站將老謝遣送回河南。車行至長春站時,一個念頭在他腦海中產生:“我要回佳木斯,我不能就這么放棄了自己的血汗錢。”于是在長春車站,他買了張站臺票,重新登上了返回佳木斯的火車。
乞討一年討要工錢
2006年3月初,老謝回到了佳木斯市,無依無靠的他,也嘗試著到一些工地找活干,可因他的年齡太大,都被拒之門外,走投無路的老謝開始了邊乞討邊要債的生活。
無處可住,火車站成了老謝的“家”。晚上,他蜷縮在候車大廳外的過道處睡覺。清晨天不亮,老謝便去王文成住所要工錢。這已經成了他的一個習慣。
為了填飽肚子,老謝開始向站前周邊的飯店乞討,顧客們聽到老謝的遭遇后,都很同情他,有什么吃的都給老謝。有好心的乘客見老謝的鞋、衣服已經破得不能再穿,便送他鞋和衣物。
火車站站前有個飯店的老板見老謝可憐,便收留了他。提起第一次見到老謝時的情景老板丁雙義說,2006年入冬的一天早晨,他開門營業時,看到了躺在店門口的老謝,身上裹著露著棉花的被子,身子抖個不停,臉色已經發青。老丁見狀,把老謝叫進了屋,給他端來了熱面。此后,老謝便經常來到這家飯店。為了報答老板的恩情,他搶著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飯店成了老謝的避風港,顧客的剩飯成了老謝的救命糧。
將包工頭告上法庭
在乞討要債的一年中,老謝曾找到過佳木斯市勞動監察部門,可是因他拿不出與王文成的勞動合同,對方無法受理。
又一年就要過去了,老謝手中王文成親筆寫的三張欠條是他索要工錢的唯一證據。去年12月28日,老謝又一次來到了王文成的住所,未見到王文成本人,卻意外地見到了王文成的弟弟。當提及欠款的事時,王文成的弟弟說:“我并不欠你錢,你找我沒用,至于我哥哥現在在哪,我也不知道。”
一位當年同老謝一起干活的工友蔣某說,王文成也拖欠他2500元工錢,王文成欠老謝工錢的事工地的人都知道,可是如今王文成卻消失了,誰都不知道他的下落。
今年1月份,老謝得到佳木斯市第一建筑公司律師事務所李迎松提供的法律援助,一紙訴狀把王文成告上法庭。佳木斯市東風區人民法院日前受理了此案。
老謝對記者說,自己的血汗錢要回來后,他要捐出一部分,救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用實際行動感謝幫助過他的那些好心人。
老謝的官司將擇日開庭審理。
- 上一篇:職業球迷吶喊助興月入1500元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