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工資總額要漲12%以上 天津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
從今天上午召開的天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將新增就業30萬人,其中,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將分別達到225萬人、339萬人、219萬人、212萬人和185萬人。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人數分別達到50萬人和60萬人。企業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增長12%以上。
據了解,今年本市勞動保障部門將圍繞改善民生、構建和諧天津這一主線,突出解決弱勢群體生產、生活問題這個重點,抓住和用好新的上升期,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提高職工群眾收入水平,增強社會保障能力,在統籌城鄉就業、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上實現新的突破。
工資總額要增長12%以上
從今天上午本市召開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將加大收入分配宏觀調控力度,大力提高企業職工收入水平,圍繞促進企業職工收入增長,規范分配秩序縮小收入差距,確保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增長12%以上。
本市將嚴格執行經營者收入與職工收入掛鉤辦法。企業職工收入增幅沒有達到考核指標要求的,經營者收入要相應扣減,確保經營者收入與企業職工收入、企業經濟效益同步增長。同時要加強企業工資宏觀調控,調節收入分配結構,提高個人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通過出臺工資指導線管理辦法,實行工資指導線執行情況報告制度。凡實行工資集體協商的企業,可自主決定工資水平,工資總額全額稅前列支。此外,積極解決企業工資歷史拖欠問題,并防止發生新的拖欠。
妥善安置18萬“雙困”職工
從今天上午召開的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本市將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妥善安置“雙困”(困難企業困難職工)人員,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上取得新進展。今年,本市將投入再就業資金6億元,對310戶困難企業實施退出,涉及“雙困”職工18萬人。
據悉,目前全市有1018戶困難企業,涉及人數56萬,其中退休人員33萬人、在冊職工23萬人。去年底,本市出臺政策,將困難企業職工整體分流安置政策擴展到計劃內和計劃外破產企業。為確保這項工作順利實施,今年開始,再就業資金撥付方式由后付制變為提前預撥。退出企業可根據安置職工進度使用預撥資金。為用足用好政策和扶持資金,職工安置方案必須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變現資產必須優先用于職工安置,同時促進職工勞動關系平穩轉移和社會保險關系及時接續。
重點解決青年就業問題
從今天上午本市召開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本市將走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之路,重點解決青年人就業問題。
本市勞動保障部門將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為青年就業做好各項服務。一是供需對接服務,幫助企業和高校建立校企聯盟,實現應屆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提前對接;充分利用公共就業平臺,有針對性地采集就業崗位信息,舉辦招聘專場,送崗位進校園。二是就業見習服務,市級青年見習基地由46家發展到100家,吸納2萬人見習,通過見習提高技能,積累工作經驗,促進就業,并對見習畢業生給予生活費補貼。三是免費就業服務,將進行失業登記的畢業生作為工作重點,免費提供職業介紹和技能培訓,鼓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給予小額擔保貸款,提高市場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就業困難家庭有一戶幫一戶
從本市今天上午召開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將完善長效幫扶機制,加大對零就業、城鎮低保家庭、單親母親、長期失業人員等困難群體的就業幫扶力度。
據悉,勞動保障部門將拓展公益性崗位,增加居家養老、報刊投遞、郵政進社區、再生資源回收和城市清潔五類崗位,適當提高崗位工資補貼比例,安置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同時,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困難群體,按月給予崗位工資補貼。對自主從事社區就業和家庭就業的給予相應工具支持。對從事靈活就業的大齡失業人
員適當提高社會保險補貼標準,減輕個人繳費負擔。通過逐戶調查,摸清底數,建檔立冊,實行包保責任制,形成發現一戶、幫扶一戶。
簽合同繳保險網上全部搞定
從今天上午召開的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本市將投入2000萬元,完善信息系統建設,形成集就業登記、勞動合同簽訂、社會保險繳納、社保關系轉移等為一體的公眾信息服務網絡。
建立社保基金要情報告制度
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獲悉,今年,本市將建立社會保險基金要情報告制度,及時全面掌握基金安全狀況,維護社會保險基金安全。
今年,本市將加大社保基金監督檢查力度,提升基金監管效能。由勞動、財政、審計、衛生、民政等部門和參保單位、職工代表及相關專家,組成社會保障監督委員會,統一開展社會保障監督,依法對基金保障政策執行和基金管理情況進行監督,并定期向社會公布。通過建立社會保險基金要情報告制度,發現擠占挪用、欺詐冒領基金的情況,及時向市勞動保障部門報告通報。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的日常監督、舉報監督和重點環節監督,進一步強化行政監督、專門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確保基金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將調高
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獲悉,今年,本市將健全統籌城鄉的養老保險制度,擴大覆蓋范圍,提高待遇水平。調整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待遇,養老金增幅11%左右。
今年,將加強養老保險擴面征繳,把非公有制企業、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作為擴面重點,建立參保與就業聯動機制,將新增就業人員實時納入參保范圍,實現應保盡保。本市還將調整養老待遇,做實個人賬戶。
本市將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今年在調研、測算、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出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保障水平與農村群眾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待遇水平與繳費積累掛鉤。在保障方式上,采取三種形式:一是對18周歲至60周歲的務農人員,以個人繳費為主、市和區縣政府給予適當補貼引導,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一并計入個人賬戶,待遇標準根據個人賬戶積累額確定。二是對18周歲至60周歲的農籍務工人員,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用人單位繳費的絕大部分和個人繳費的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待遇標準按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計發辦法核定。三是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建立農村老年人生活補貼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
小額擔保貸款政策調整
今年,本市將強化創業促就業,調整小額擔保貸款政策,貸款額度由2萬元提高到3萬元,個人累加不超過6萬元。
小額擔保貸款合伙經營的,按人均3萬元的標準累加,最高不超過20萬元。初次還款期限由第7個月延長到第13個月,貸款期限由2年延長到3年。本市還將設立創業項目獎,面向社會征集創業項目,根據項目的使用率和吸納就業數量,給予項目提供人2萬元至5萬元獎勵。通過創業服務,推進全民創業,促進就業。
今年本市統籌城鄉就業
從今天上午召開的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將統籌城鄉就業,解決好失地農民轉移就業。
勞動保障部門將把失地農民全部納入免費就業服務范圍,給予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補貼;對失地農民已經辦理農轉非并進行城鎮失業登記的,按照下崗失業人員的政策給予扶持。各區縣采取就地、就近安置與區域性轉移就業相結合的措施,幫助失地農民轉移就業,通過推進農產品深加工,消化一批;發展鄉鎮企業,吸納一批;鼓勵被征地單位,安置一批;圍繞“三進活動”,解決一批。鼓勵新辦企業按一定比例吸納失地農民,凡區縣有扶持政策的,市再就業資金給予匹配支持。今年,在失地農民較多的區縣,建立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機構,為失地農民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就業服務。
- 上一篇:深圳技工學校畢業生人均就業月薪1690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