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宜春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超9000元
同比增長一成多
2006年宜春市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向上的發展勢頭,城鎮居民收入再上新臺階。據宜春市50戶城市居民生活調查資料顯示:2006年宜春市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153.44元,同比增長11.2%,人均消費性支出為6474.25元,同比下降4.1%。
工薪收入穩步增長是拉動居民收入增長的主動力
2006年宜春市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為9757.28元,比上年增長12.4%,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153.44元,同比增長11.2%。
從增長幅度看,在構成家庭總收入的四個部分中,工薪收入、轉移性收入是拉動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的主動力,平均工資水平的提高以及機關行政事業單位兩年考核合格普調一級工資及補發的工資,推動城鎮居民工薪收入穩步增長;國家調高離退休人員的生活待遇,并按時兌現離退休金,拉動著轉移性收入不斷增長。2006年宜春市人均工薪收入為6510.54元,同比增長12.4%,拉動家庭總收入增長8.3個百分點;人均轉移性收入為2878.99元,上漲15.7%,拉動總收入增長4.5個百分點,其中人均離退休金為1653.96元,同比增長10.8%。
從收入構成看,工薪收入仍然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體,2006年宜春市城鎮居民工薪收入占居民家庭總收入的比重為66.7%,與上年持平,轉移性收入所占比重為29.5%,經營凈收入所占比重為3.2%。
居民消費支出呈“四升四降”的格局
2006年宜春市城鎮居民人均家庭總支出為9454.15元,比上年增加383.03元,增長4.2%,但人均消費支出為6774.25元,比上年減少273.55元,下降4.1%。在消費支出的八大類中,出現“四升四降”的格局。
食品支出小幅下降,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隨著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吃飽、吃好”的傳統飲食觀念正逐步被“科學合理搭配膳食,吃少,吃精”取代,居民的消費結構有了進一步的優化。2006年人均食品消費支出2269.70元,比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食品支出占總的消費支出的比例(即恩格爾系數)為35.1%,比上年下降3.1個百分點。
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呈一定幅度的增長。由于城鎮居民家庭收入的提高和對生活質量要求的變化,引起居民對家具、家電和家庭裝飾等消費以及家政服務需求的增長。2006年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人均支出742.35元,同比增長21.6%,其中家庭服務支出43.14元,同比增長82.5%。
醫療保健支出居去年消費支出增長之首位。2006年宜春市城鎮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478.35元,同比增長82.8%,成為全年消費支出增長之首位。其主要原因:一是藥品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仍然是導致居民醫療保健支出增長較快的主要因素之一;二是實行醫療改革后,個人負擔的醫療和藥品費也增加;三是伴隨生活水平改善和居民健康觀念的轉變,健康檢查、滋補保健品等需求也有明顯增加。
雜項商品及服務消費支出持續增長。生活的改善,觀念的變化,居民個人用品消費支出快速增長,帶動雜項商品類支出增加。2006年人均雜項商品和服務支出為281.70元,同比增長8.6%。
交通和通訊類消費支出小幅增長。隨著手機款式的不斷更新與價格不斷下降,手機已經早已成為大眾化的通訊工具,居民在交通、通訊方面的支出經過前幾年的高漲之后呈現的是穩中略升。2006年人均交通、通訊支出為597.92元,同比增4.8%。
居住類消費支出大幅下降致使全年總的消費支出呈小幅下降態勢。2006年居住類支出為726.81元,比上年減少411.66元,下降36.2%,此類支出的大幅下降,導致全年消費性支出呈小幅下降態勢。其主要原因是:住房類支出中的住房裝潢支出2006年人均為244.17元,比上年減少449.91元,下降64.8%造成的,而2006年宜春市城鎮居民人均購房支出為672.97元,比上年卻增加410.70元,增長1.6倍,由于住房裝潢支出列入消費性支出,購房支出未列入消費性支出,使得在全年家庭總支出增長的情況下,而消費支性出卻呈小幅下降態勢。
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支出下降。在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中,教育支出仍然是呈上升態勢,由于2006年外出旅游支出大幅下降導致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出現較大幅度下降,進而影響教育文化娛樂服務類支出下降。2006年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為652.11元,比上年下降23.9%,其中文化娛樂服務支出為108.33元,同比下降65.4%;教育支出為338.72元,比上年增長8.3%。
衣著消費支出穩中趨降。衣著類商品消費支出方面,在經過前兩年的較大幅度增長后,2006年宜春市出現穩中趨降的局面,人均衣著支出為725.36元,同比下降3.8%。
- 上一篇:2006年北京農民人均純收入8560元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