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12萬元幸福指數有多高?
幾年前有兩個詞特別熱門,一個是“小資”,一個是“中產”。到了2007年,一個全新的概念“年收入12萬元”出爐了。跟“小資”和“中產”比起來,“12萬”無疑更加量化,也更具參照性。擁有這份薪水的人,多多少少有那么一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味道:跟月收入1千元的時候比起來,顯然要寬松舒服許多,可是再望望月收入10萬元的人,卻是那樣遙不可及。
曾經有人做過一項調查,說是月收入500-1500元的人是最有幸福感的一類人,而收入越高,人們所面臨的各種社會壓力、生活壓力也會相應增加。盡管如此,仍然阻擋不了大家對更高薪水、更優越生活的追求。那么年薪12萬的中國人,他們的幸福指數究竟是多少呢?
★王雷,男,31歲,已婚,網絡工程師
幸福指數:85分
我大學學的是通訊電子工程專業,1998年畢業,那會兒正是我國IT業上升勢頭最好的時期。我和大學同學對月薪的期望值是5000元,幸運的是,我從一開始就實現了自己的預期目標,而且網絡公司的收入一直都穩中有升。九年來我先后換了3個工作,從2001年開始,我的年薪就基本達到12萬元了。然而這幾年,情況卻有了變化,老實說,以前形勢一片大好的IT行業現在幾乎變成了夕陽產業,競爭非常激烈,我們能保持現有的收入水平而不下滑就已經不錯了。
我的收入來源非常簡單:工資+出差津貼,每個月能拿到9000元,另外還有一兩萬的年終獎。我每個月的開銷大約是三四千塊,除了吃飯這些最基本的花費以外,主要用在購物(結婚后老婆陪我挑的衣服大多是牌子比較好的)、交通(我們出門一般都是打的)、買數碼產品上。在我們家,我一個人每月能存下五六千元,這些錢可以用來辦一些大事。比如我們打算要小寶寶了,可現在的房子顯然不夠住,所以前幾天剛剛買了一套二手房,140平方米,總價100萬元。我和老婆的存款加起來,向父母借了點,首付50萬元,又向銀行貸了50萬元——這樣一來,今年我的生活壓力一下子大了很多:首先要還銀行貸款,其次,生小孩又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我突然覺得公司給我的那十多萬薪水不夠用了,除了節流之外,還得開源才行。我已經開始醞釀做點什么投資了。
★洪海,男,29歲,未婚,市場營銷
幸福指數:65分
我是2001年大學畢業的,學的是德語專業,畢業后去一汽大眾做市場營銷。我第一年在長春實習,當時每月的薪水只有900元,第二年才升到1000多元,工作五年后,我換了城市,換了公司,回到了父母身邊。現在我的工資水平也升到將近1萬元/月了。不過我的收入很固定,除了公司的薪水以外,沒有任何投資和兼職,每個月能存下三千塊錢。我去年年底買了輛車(15萬元左右),幾乎花掉了我所有的存款。我算了一下,養這輛車每個月至少要花1500-2000元——這還僅僅只是開著它去上班的費用,如果周末跟朋友去外地玩一下,那油錢就要大大增加。養車已經成為我每個月最大的一筆開銷了。
我覺得現在的經濟壓力倒還好,因為跟父母住在一起,既不用自己買房租房,也不用自己做飯,比在外地工作時強多了。我對12萬元的年薪基本滿意,但如果以后要自己買房,這點錢可能就有點緊了。
相比之下,工作上的壓力比經濟上的壓力要大得多,我現在幾乎每天都要加班,有時晚上十點多還得在家趕活兒,連周末也是這樣。我給自己的幸福指數打65分,主要問題是工作忙了點,休息少了點,尤其是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實在太少了。
★蕭琳 ,女,39歲,學歷本科,某民營醫院護理部主管
幸福指數:90分
說實話,我前幾年拿的還不止12萬元。前年我剛從寧波一家民營醫院調到杭州,收入少了三分之一,但沒辦法,為了能夠離家近一點。這些年為了多賺錢我一直在外地工作,家和女兒一點都顧不上,眼看女兒就要上小學了,我總得盡點母親的責任啊。
衛校畢業后,看著自己的同學一個個結婚、生孩子、買房、買車,我卻樣樣都比別人慢一拍甚至更多個節拍。你想想,我今年都快40的人了,女兒才5歲呢。人家在按揭購房、購車時,我在貸款為自己投資,上大學、自費去國外進修護理和管理等業務。這樣,我的起點高,找一份高薪的職業相對來說就容易得多了。只要專業對口,一般都是我挑工作和待遇,很少有單位淘汰我。
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房子車子,而且全都是一次性付清,沒有任何債務一身輕松,女兒入托、上學,我都要讓她上最好的幼兒園和學校。我們日常的吃喝玩樂等開銷都不用過于精打細算,客來人往的人情方面我們也算出手大方,所以在父母、兄弟姐妹等親友中口碑不錯,過年過節我們也會去賓館飯店奢侈幾回,有假期時也外出度假旅游,我覺得日子過得蠻滋潤的。
我對以后也有很現實的憧憬,再過兩三年,趁著自己的精力還充沛,加上我有一技之長,如果資金也有著落的話,我想自己做點事情,比如去開一家敬老院什么的。我不是要做什么女強人,只是要做個自立自強、有能力的女人。其實,這也是12萬年薪給我的自信。
★裴家駿 ,男,45歲 學歷中專 某服裝店個體經營戶
幸福指數:50分
12萬元就那么點錢,我要養房、養車、養老婆孩子,開個店還得房租、水電、人工等開銷,還得進貨、交稅等,一年能剩下幾個錢?
我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在家人的眼里像個吝嗇的“財主”,我總想多存點錢,把店買下來,省得賺來的錢都交了房租,以后做不動了出租收點租金也是好的啊,但錢好像總是存不夠。前兩年手上稍微有點錢了,兒子要上大學了,考得不好,勉強上了個三本。只有一個兒子啊,再貴也得供他讀書啊!一會兒mp3、一會兒手機、一會兒電腦,光一雙球鞋就上千,買這買那的,幾乎天天像流水一樣花錢,可是,他還覺得很壓抑,不快樂。他說,你那錢不就是留給我的嗎?非得擠牙膏似的一點點摳出來,像個緊巴鬼兒,想不通!
老婆還要跟我“作”:人家都住別墅開寶馬了,我們還是10年前的兩室一廳,開的還是那輛破帕薩特。至少得買套排屋啊……
我現在真的很羨慕那些吃公家飯的人,盡管工資低點,但旱澇保收又有各種保障,我遠沒有他們活得瀟灑。
- 上一篇:職場笑話:老謀深算
- 下一篇:50歲的女人,夏天試試下面這四雙鞋子,好看又時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