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薪酬調查:近一半畢業生實際薪酬低于預期
我們的調查問卷的分析結果顯示,畢業生期望薪酬在3500~5000元的占35.0%,5000~7000元的占36.6%,7000元以上占22.0%,即期望薪酬在3500元以上的共計93.6%。與此相對應的是,實際簽約薪酬最集中的是3500~5000元(32.6%),其次是2000~3500元(26.1%),5000~7000元(21.7%),7000元以上(19.6%),實際薪酬比預期薪酬低的達到了41.3%。
在經歷了四年的低迷狀態后,IT行業的薪酬出現了回暖的跡象,由于電信領域高增長的勢頭不減、無線增值業務的異軍突起、互聯網整體上升的拉動,IT行業的薪酬止跌回暖。但是潛藏在這股暖流下面的寒流依然讓人覺得有些冷:工作壓力的增加大而薪酬增加的幅度小、職業風險和職位風險使得IT人員心態復雜;專業技術人員受職業困倦感和枯竭感纏繞,高級職業經理人輾轉在IT與非IT之間難以抉擇;裁員的壓力使得低層IT人員心態惶恐;宏觀經濟形勢的不良使得IT人員的薪酬之路仍然崎嶇。
小米是清華計算機系研究生,去年十一月底左右,就順利地與IBM簽了約,到這家著名的IT公司做售前技術支持。談到找工作的歷程,他一臉輕松,去年暑假他在IBM進行了兩個月的實習,公司就有意錄用,最后與公司順利簽約,起薪6000元。
雖然大多數的畢業生都沒有小米這樣幸運,但要在IT公司找到一個相對滿意的工作并不難。記者對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345名畢業生發放了調查問卷,截止到5月中旬,已經找到工作并簽約的占到62%。以北航為例,該校電子信息系本科畢業生432人,除去繼續讀研學生外,1/3左右的學生去了軟件、硬件、系統集成等IT公司。該校負責學生分配工作的馬坤老師對記者說:“目前沒有簽約的不到十個人,他們手中都有幾家單位在比較、挑選,沒有人向我抱怨工作很難找!庇浾邚挠嬎銠C學院蔣穎老師處了解到,該校本科生的平均薪酬在3000元,與去年同專業的工資相比,小幅上升,去年的薪酬大約在2500元左右。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與薪酬狀況直接反映了這個行業的發展速度和景氣指數。IT行業人員的薪資從2001年之后,就逐漸往下走,2001~2003年是IT行業全面低迷時期,部分企業薪資增長率接近于0%,但是,到2004年年底, 整個行業薪酬呈現出止跌回暖的狀態。太和顧問2004年底的薪酬調查結果顯示,2004年IT行業的薪酬增長率達到了7%-~8%的高增長速度,呈現出極強的復興勢頭。以互聯網行業為例,2004年度互聯網行業的整體薪酬出現了大幅增長,其中一般員工薪酬平均增長7%,經理層員工薪酬增長超過11%,決策層員工薪酬增長超過17%。新浪人力資源總監段東說:“新浪的薪酬漲幅要高于行業平均值2~3個百分點。”
SP的異軍突起、互聯網全面復蘇、手機行業的巨大容量對IT行業整體薪酬形成強有力的拉動。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無線增值領域薪酬水平的暴漲。IT行業整體薪酬上漲大概20%~30%都來源于這個領域的拉動。SP利潤飆升,從業人員隊伍迅速壯大,人員薪酬水漲船高。其次是互聯網的全面復蘇,雖然互聯網的薪酬上漲的幅度并沒有無線增值業務這樣明顯,但是由于其從業人數巨大,形成明顯的總量拉動。手機行業雖然面臨著洗牌和調整,但是在手機設計、制造和銷售整個環節人才極度匱乏,人才爭奪競爭激烈,企業不得不用薪酬的血拼來換取人才,薪酬自然飆升。由于手機市場的巨大容量,它對整個IT領域的薪酬拉動作用也不容小覷。
薪酬構成的幾大部分分別是基本工資、績效獎金、銷售提成、年終分紅、福利,今年一個明顯的趨勢時,企業員工的變動收入比重逐漸增大。變動收入增大意味著干得好與干得不好差別是很大的,這也是因為高科技有大量的人才后備兵,可以采取高激勵、高淘汰率的辦法。戴爾是一家典型的銷售導向型公司,每個季度都會對銷售部門員工的業績進行考評,以此確定員工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之間的比例。
變動收入比例的增大不只是針對一般員工,事實上,在職業經理人或者是企業的高管層,績效工資占大頭依然是比較通行的做法。比如國內一些國有控股的公司,能夠公開的高管薪酬一般都是四十萬到八十萬,電信設備制造商高管薪酬公開的部分都過不了一百萬,但是這些高管通常都是有企業虛擬股票,而電信行業又是壟斷性行業,好比是在高速運轉的傳送帶上,就是不跑,也比別人跑得快,所以企業利潤絕對是成倍增長的,那么股票增值,就能拿到比固定工資高數倍的薪酬。一位熟知電信行業薪酬狀況的人士對記者說:“電信行業的高管輕輕松松就能拿到一二百萬,再高的就不便透露了。”
新手“薪”情:起起落落
“最近兩年不比2000前后,那時沒有5000元的起薪,本科生根本都不理睬,現在IT行業還是有點冷!币幻本├砉ご髮W的畢業生對記者說。盡管IT行業整體薪酬有所回暖,但是畢業生的期望薪酬與實際薪酬存在很大落差。
- 上一篇:50歲蹬三輪:13年后年賺20億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當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