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自白:我在美資企業當HR
與葉文玉初次見面時,記者略有些驚訝:眼前這位個子小小、穿著普通的女士就是曾在4家美資跨國企業當了近10年HR的葉文玉總監嗎?
葉文玉的語調十分爽脆。訪談中她不斷地提醒記者:“其實HR的職責不是管人,而是幫助人。”對于4家美資企業的差異性,葉文玉肯定地表示:“這幾家美資企業共性多,差異性比較小。真的!”
海外招聘:第一次有點“心慌”
從南開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后,葉文玉回到家鄉的青島大學當了5年教師。1994年朗訊公司在青島建了一家合資廠,葉文玉應聘進入該公司從事培訓工作。“大學教師的工作穩定,但缺乏挑戰性。外資企業是年輕人向往的地方。”她回憶道。
在朗訊當了4年培訓經理的葉文玉發現自己頭上有塊玻璃天花板:“再往上就是HR總監,無論如何都升不上去!”1998年葉文玉被獵頭“挖”到蘇州的美國安德魯公司,出任亞太區HR經理。
亞太區HR經理的頭銜聽上去有點“嚇人”,連葉文玉都弄不明白自己是憑什么入選的——有好幾位候選人在競爭這個職位呢。
當了亞太區HR經理后,葉文玉就必須經常出國去東南亞地區工作。第一次負責在新加坡招聘一名經理時,當時只有28歲還沒有任何海外工作經驗的葉文玉難免有點“心慌”。
招聘前,葉文玉做了充分的準備,將候選人簡歷中的每一個細節都作了研究,把他的情況摸了個透。可到了正式招聘的前一天晚上,她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心理負擔很重:唉!他可是一名40多歲經驗老到的國際化人才,我才只有28歲,對海外的情況又不了解,經驗遠遠沒有他豐富。明天可要千萬小心,絕不能出洋相!
對方在新加坡,“面試”是在越洋電話中進行的。當葉文玉準備拿起電話時,她發現自己心跳有點加速,手微微有點顫抖。她趕忙閉上眼睛,做了一個深呼吸,穩定一下情緒。然后清了清嗓子,才拿起電話。葉文玉用英語和對方聊了起來。聊著聊著,她發現自己的情緒越來越放松——對方其實并不可怕,很容易溝通啊,她開始有了底氣,不再“心慌”了。第一次電話談話結束后,她又通過越洋電話和其他幾位候選人談了話。然后,對這些候選人打了分,并由高到低排了名次。
之后,她又飛赴新加坡,對這幾位候選人作了面試。面試后她又對他們一一打分,排出名次。然后將面試和電話談話的名次排列作了比較,發現居然完全吻合。“說明我天生判斷力很強。要當好HR對人的判斷力不強不行。”葉文玉不無得意地笑道。
職業感悟:HR必須幫助別人
葉文玉反復強調:“HR工作不是管人,HR必須幫助別人。”在安德魯亞太區HR經理任上,葉文玉經常要去香港辦事處巡視。到了那里后,她發現了問題:辦事處有五六位職位相當的經理,他們都分別向美國總部匯報工作,由于缺少一位總的負責人,各部門之間各自為政,經理之間很少溝通,對辦事處的正常運轉造成了影響。
看到這種狀況,葉文玉心中隱隱有些不安。按理說,她只要負責HR事務即可,但她卻偏要多管閑事。她在和經理們分別聊天時提出:“你覺得部門之間是不是需要溝通和交流?”經理們的回答幾乎如出一轍:“當然需要了,可我們不知道該怎么做啊。”
摸清經理們的想法后,葉文玉自告奮勇地提出:“由我來替你們組織一個Meeting如何?”經理們高興地說:“太好了!”
不久,葉文玉即飛往香港,牽頭組織了第一次會議,在會上經理們溝通熱烈。葉文玉乘勢提出:“以后就由你們自己輪流主持會議吧,我可以通過電視電話參與會議。”
香港辦事處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葉文玉倡議的溝通會議奏效了。她一直堅持參加會議,直到離開安德魯公司為止。
留人策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在4家美資跨國企業當了近10年HR的葉文玉沒有經歷過一次裁員的考驗,而她心得最多、經驗最豐富的卻是怎樣留用優秀員工。葉文玉的經驗是:“留用員工最重要的是要留住他的心,也就是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在一家跨國企業工作時,葉文玉就曾使用攻心之術,留用了一位重要的技術人員。
當這技術人員主動提出辭職時,葉文玉他們多少有點納悶:公司對他頗為重用,給予的待遇非常好,為什么他還要跳槽呢?
葉文玉遂展開攻心之術,和他反復溝通、交流,最后促使他說了實話:“不是為了薪水或其他什么,主要是我在這個部門的發展機會不是太多。”原來他是想晉升啊!而這樣的想法,員工一般不會告訴自己的頂頭上司。于是,葉文玉便向老板建議:“不必漲他的工資,只需把他調到某某部門去就可以了,那兒的晉升機會比較多。”
最后,老板點頭了,這位技術人員也留了下來。
美企文化:上班都不用打卡
葉文玉認為,美資企業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值得學習。
首先是對員工的信任度很高。“我待的這幾家美資企業上下班都不用打卡——車間里的工人除外,管理層和業務人員都實行彈性工作制,不用盯在辦公室里坐班,員工的自由度是相當大的。”葉文玉還開玩笑說,“當然更沒有規定上廁所不得超過多少時間。”
其次,上級對下屬充分授權,因此需要員工發揮主觀能動性。“美國老板不希望下屬帶著問題去找他們,如果有人總是帶著問題去找他們,他們就會認為這個人沒有能力。美國老板希望下屬能夠帶著幾套解決方案去找他們,再由他們決定使用哪種方案。”葉文玉表示,“美國老板的工作習慣是,一旦發現問題,會馬上主動找到下屬,要下屬立刻想辦法解決問題。”
第三,美資企業都很重視員工的學習再造,他們也盡力為員工提供學習的機會。“在美資企業工作,你每天都要學習。我就是邊工作邊通過網絡攻讀了美國的MBA.”葉文玉道。
第四,要有團隊合作精神。葉文玉指出,在美資企業工作時,解決問題靠的不是一個人,而是要發揮團隊的力量。
“小公司更有家庭氛圍”
我在GE時,曾參與過一次規模很大的校園招聘活動。那是2年前在復旦大學舉行的。對于應聘GE的大學生,我們看重的是他們的學習成績,還有老師的推薦。當然,面試時的表現是最重要的。
GE和朗訊在招聘技術人員時會考核專業技術知識的筆試。以我的經驗,一般來說,美資企業不太舉行類似智商測驗那樣的筆試。尤其是招聘銷售人員時,一般沒有筆試。我做過的這4家企業都是生產制造型企業,他們在招聘銷售人員時,希望應聘者有一定的技術背景。
這4家美資企業的共性比較多,要說有差異,大概還是和企業的規模有關吧。GE和朗訊都是赫赫有名的世界級大企業,從規模上看,安德魯和賽仕都比不上它們。
但是企業規模小一點也有它的好處。今年國慶前,賽仕公司舉辦了一個充滿家庭氛圍的Party.員工們把自己的家屬、孩子帶到公司里,我也把女兒帶去了。Party辦得很成功,拉近了員工之間的感情距離。這樣很家庭化的公司Party在GE和朗訊就很少會有——它們都太大了。
其實賽仕絕非小公司,而是全球第一大私人軟件供應商。只是目前在中國的規模還不能和GE相比。我知道賽仕曾被評為美國前20名的最佳雇主,它的企業文化別具一格。聽說美國總部的公司,為員工配置了游泳池、托兒所和醫院,但目前國內員工還沒有享受到這些福利。
- 上一篇:女大學生求職“美人計”新招數層出不窮
- 下一篇:北榮,那些“失敗面試”教我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