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過萬
“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包括建立董事會制度,是深化國企改革、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的關鍵。”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劉東生15日出席江蘇省國資委主辦的現代企業管理研討會時透露,我國目前已有19家央企試點董事會制,其中17家改制上市,通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和增資擴股共籌資金1600多億元。他強調,“建立規范的董事會,是今后國有企業推進股份制的著力點”。
董事會制淘汰“一把手”制
2004年,國務院國資委下發了《國有獨資公司中董事會試點企業外部董事管理辦法(試行)》,這可以看做是我國國有企業“試水”外部董事制度的信號。而既往的“一把手”制包括以前的廠長負責制是沿襲前蘇聯的模式,這一模式的好處在于決策程序短、時間少,但同時也易造成投資決策、花錢用人方面“一人說了算”,而且企業的命運維系在一人身上,潛在風險巨大。現在,德國、新加坡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很多國家,無論何種所有制企業,都采用董事會制度。在瑞典,國有企業有59家,生產總值占整個國民經濟總量的25%。這些公司都是以外部董事為主,還包括職工董事。
外董年薪3萬至7萬不等
在央企推進董事會試點之前,江蘇已率先在3家國有企業試點了外董制。按照我國外董制的規定,外部董事要超過董事會全部成員的半數。央企已有9戶外部董事超過半數,江蘇一直保持內部4名董事(包括一名職工董事)、外部3名董事的格局。劉東生透露,在國家外董制的框架中,其報酬分年度基本報酬和會議津貼兩部分。年度基本報酬從3萬到7萬元人民幣不等,會議津貼2000-3000元人民幣,外部董事的報酬由國資委監管。以上市公司寶鋼為例,5名外董中包括新加坡卸任的國會議員、中國香港億萬富翁等,他們待遇與其他外董一樣。劉東生表示,外董不是全日制上班,按照規定,外董每年履行其職責不得少于30天,這個薪酬水平在中國已不算低,況且外董還可以同時在其他企業兼任外董。
董事會應成為企業的核心
在美國管理2000多億美元投資資金的基金公司——華平基金公司亞太區總裁曾對國務院國資委有關人士說,投資領域最大的風險在于“公司管理層與股東利益不一致”。但是這種情況在新加坡卻鮮見。與會的江蘇省國信集團外部董事崔振亞和南通市國資委主任李桂順先后從新加坡考察回來。據他們介紹,新加坡所有企業都有一整套規范的內控管理,比如新加坡淡馬錫公司,董事會就是其治理的核心。無論是新加坡政府對淡馬錫、還是淡馬錫對旗下的淡聯企業,都把董事會看作是股東最可靠的受托人,而董事會也把股東利益最大化作為要務。因此,企業資產質量高,淡馬錫也由此被標準普爾和穆迪兩家國際知名公司評為AAA和Aaa級企業,這在全球都不多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