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農民工人均收入≥當地最低工資兩倍
我省農民工工傷醫療保險人數占全國農民工參保數一半
在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王海明也許可算是最老的農民工了,17年前他就從四川來到了順德的格蘭仕打工,后來公司發展了,他也當上了空調廠一個車間的負責人。
12月5日,當國務院農民工工作督察組到這里召開農民工座談會時,他對督察組組長、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說:“我們覺得無論是機會還是待遇都與本地人沒有什么差別,尤其是近幾年感到待遇有了明顯的改善”。
確實,王海明與成千上萬的外來工一樣融入了當地社會。王海明10年前就與同廠老鄉結了婚,孩子也在本地讀小學,前些年他還供了樓,他對目前的生活和工作很滿意,并表示將來也不打算回家鄉了。
與王海明有同感的還有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的專家們,他們先后走訪了省直及東莞等5個市的有關部門,深入了解政府部門對維護農民工權益采取的措施和面臨的問題,并在廣州等15個市選取了1565名農民工,就城市農民工的生活狀況,包括就業、報酬、保障、住房、子女教育、勞動技能培訓等情況開展了問卷調查。調查表明:我省農民工待遇有了明顯改善,對目前生活工作的滿意度明顯提升。
待遇提高
人均年收入接近全省城鎮居民
據了解,從2006年9月1日起,我省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再次提高,調整后的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分為五個檔次,廣州最高為780元/月,最低的部分縣及縣級市為450元/月。(深圳市仍按《深圳經濟特區最低工資條例》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為810元/月)。本次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是廣東歷史上提高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省平均增長17.8%,最高增幅達32.6%,標準水平目前居全國前列。此項措施促進了農民工收入的增加。
在有關制度的保障下,農民工的生活工作條件得到一定改善。調查顯示:當前農民工人均月收入都在當地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兩倍以上。
據悉,此次調查還顯示:我省農民工人均務工經商的年總收入(2005年)為13857.6元。與此同時,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493.0元,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3254.9元,廣東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769.94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4690.49元。其中75.4%的受訪農民工的月均收入在500元—1500元之間,近一半的受訪者收入在700元—1200元之間(占48.3%)。
簽訂合同
最大限度維護農民工權益
今年3月,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印發了《關于加強農民工勞動合同管理的通知》,確保今年年底前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不低于75%,力爭到2008年底,所有用人單位與農民工都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調查顯示:65.7%的受訪農民工表示簽訂了勞動合同或協議,31.3%表示沒有。在簽訂了勞動合同或協議的受訪者中,73.8%簽訂的是有固定期限的合同,9%簽訂的是無固定期限的合同,17.2%簽訂的是臨時合同。大部分農民工不僅簽訂了合同,而且對合同的內容也比較清楚。調查顯示:65.1%的受訪者表示對所簽訂合同的詳細內容“很清楚”和“比較清楚”。
加大執法
83.8%受訪者:“從未被克扣報酬”
今年以來,我省有關部門組織了一系列的專項行動:開展清理拖欠工資的“零欠薪”專項行動,為53.8萬名流動就業人員追回欠薪4.37億元。開展勞動合同管理“百日大檢查”行動,促進企業切實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規范勞動合同履行。
調查顯示:當前農民工的工資兌現率高,克扣拖欠工資現象較少。90.5%的受訪者表示現在的工作單位可以兌現工資。其中,14.9%的表示“偶爾被克扣報酬”;83.4%的受訪者表示“從未被拖欠報酬”,14.2%表示“偶爾被拖欠報酬”。在拖欠工資中惡意拖欠的比率很小,只有10.8%的被拖欠工資的受訪者表示“單位沒有原因,就是不想給錢”。
調查還表明,農民工工作的條件也得到了較大改善,用工單位普遍采取了對農民工勞動安全保護措施。當問及“您的工作崗位有沒有勞動安全防護措施”時,超過9成的農民工受訪者都表示有勞動安全防護措施,其中45.6%表示“有較為嚴密和非常嚴密的防護措施”,43.1%表示“有一些防護措施”,只有11.3%表示“完全沒有防護措施”。
免費就業
“一條龍”服務幫農民工找工作
我省還積極為農民工提供公共就業服務。從今年起,全省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全面為農民工提供免費的就業信息、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服務。僅今年春節期間就設立農民工咨詢服務點160多個,組織舉辦全免費招聘會930多場,成功幫助80多萬農民工順利就業。深圳從7月1日起,市、區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全部免費為外來工提供職業介紹服務。東莞公益職業介紹機構免費向農民工開放,免費提供就業信息、求職登記、就業指導、職業介紹和政策咨詢等服務,共收集招聘崗位5.4萬個,幫助2.7萬農民工實現就業。
為了提升農民工就業能力,我省還推進“百萬農村青年技能培訓工程”和“農民工技能提升計劃”。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還在全省實行“訂單式”培訓、“基地化”運作、“一條龍”就業服務和“品牌化”帶動4項基本措施,對農村勞動力進行短期技能培訓并推薦就業。
四大保險
保農民工平平安安
去年以來,我省組織實施了“農民工平安計劃”,允許尚不具備全部參保條件的農民工先行參加工傷保險。
據了解,我省大部分農民工能得到工傷補償,有71.2%的單位都能提供醫療費用。調查顯示:63.1%的受訪者表示工作單位提供了“工傷補償”。如果發生工傷,34.7%表示“單位提供了全部醫療費用”,23.2%表示“單位提供大部分醫療費用”,13.3%表示“單位提供小部分醫療費用”,只有8.9%的受訪者表示“單位沒有提供醫療費用”。
我省進一步完善農民工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大病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辦法,重點解決了農民工住院和特定門診病種醫療保障問題。
我省還積極探索建立適合農民工的養老保險辦法。深圳建立了“制度統一好銜接、降低門檻好納入、實賬轉移好接收”的農民工養老保險制度。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人數達696萬;到10月底,參加失業、醫療、工傷保險人數達到504.4萬、865萬和1099萬。各種險種人數均領先全國各省,其中參加醫療、工傷保險人數接近全國農民工參保總數的一半。
公共服務
助農民工提高生活質量
調查還表明,我省農民工除感到工作環境、待遇有明顯的改善外,也感到生活質量有較大的提高。
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增加與農民工相關項目的公共財政支出,不斷健全覆蓋農民工的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滿足農民工要求。
許多地區把農民工同住子女納入教育發展規劃和教育經費預算,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積極解決農民工同住子女教育問題。肇慶市規定居住5年以上的外來工,其子女義務教育階段收費與當地居民子女同等,在當地企業連續工作5年以上的可申請購買“安居工程”住房。
各地還把農民工居住用地列入我省城鎮化“十一五”規劃,實施城鎮廉價安居試點工程,積極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
- 上一篇:招聘會50萬高薪延攬中高級人才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