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選:開辟中國營銷新方式
上榜理由:2006年以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為代表的海選之風愈刮愈烈,甚至某些地級市在評選教師時也掀起了平民海選之風。海選的成功并不在于湖南衛視是首創,其標桿意義在于調動了大眾參與的積極性,娛樂融合商業元素的成功典型,為中國的營銷導入了一種新的傳播方式。
事件回放:2004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的海選只是一個引子,其表現形勢的創新和運營模式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用來形容海選是一點兒也不為過。
據不完全統計,“真人秀”一類的活動,央視及省級衛視推出了至少28檔。“超級女聲”只是一個引子,電視劇《紅樓夢》為代表的“尋找紅樓夢中人”海選、少林寺武術的全球海選、奧運會賽艇隊舵手全國海選等,在吸引全民眼球同時,也使海選這種形式與中國的經典名著、傳統文化、現代奧運等概念緊密聯系,可見海選的生命力之強,達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
已經連續舉辦5年的“美國超女”是中國“超級女聲”的模板。“美國超女”之所以成功,是抓住了觀眾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預期,在充分挖掘觀眾潛在需求的同時,以關系營銷維系雙方之間的存在。
中國海選其實并沒有完全做到“美國超女”的境界。無論是營銷方式、觀眾滿意度等方面,都還不能和“美國超女”相提并論。“美國超女”連續5年持續火爆,以“超級女聲”為代表的中國海選走到今年第三個年頭的時候,包括湖南衛視都不否認今年的人氣遜色于2005年,甚至有消息說,2007年的“超女”將停辦,轉為“超級男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同的海選欄目分食了觀眾,另一方面是同質化的節目缺乏創新。
中國的海選不僅開拓了一種新的營銷模式,還以海選的名義在打造一種全新的產業鏈。海選的啟示在于從創意到創新再到創造。
- 上一篇:世界杯:營銷也精彩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