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營銷激戰正酣,各路商家亮出底牌
即將過去的2006年,因為冬奧會、世界杯和正在激戰的亞運會給體育迷們留下一段美好回憶;又因為奧運場館的大規模竣工、奧運贊助商的大批加入和奧運門票低價政策讓市民對2008充滿了期待;更因為雪花啤酒的埋伏營銷、聯想的正面出擊、央視奧運廣告天價競標,而讓企業家們對2007年的體育營銷充滿了幻想。
2007年,無論企業的規模大小和行業性質,如果說絕不考慮奧運營銷的話,那它一定是一家不涉及中國市場的“外企”。
奧運臨近,體育資源、媒體資源、社會資源正在不斷被瓜分,奧運營銷從“圈地運動”逐漸演化為“陣地戰”。當國內外不同級別,不同行業的企業聚集一堂的時候,一場奧運經濟運動會已經提前拉開了帷幕。國際巨頭的挺進與國內企業的積極,大型企業的“吝嗇”與中小企業的大手筆,讓人們認識到奧運經濟不只是一次分吃蛋糕的盛宴,更是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一次實戰機會。
正如奧運權威人士魏紀中所言:“瞻前顧后正當此時。”誰能在2007年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
- 上一篇:互聯網營銷對現代企業促進作用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