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智薪酬福利調研 上海平均薪酬增長率8.8%
中智一年一度的上海地區外資企業薪酬福利調研圓滿地完成了。本次調研在5月至8中旬月之間進行,并于9月順利地完成了綜合的薪酬福利報告。該報告全面、清晰地展示了2006年上海地區外資企業薪酬發展市場狀況,及一些新的趨勢與特征。
調查顯示,2006年上海地區整體薪酬調整幅度比去年有所增加,達到8.8%,比去年整體8.5%的調薪比例高出0.3個百分點。這也與上海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相一致,上半年上海GDP增長率達到12.6%,比去年全年GDP增長率11.1%也有所增長。
參與企業背景
本次參與調研的企業,從企業性質的分類來看,以外商獨資企業為主,所占的比例達到80.3%;而就運營方式來說,以生產及銷售型企業所占比例最多,達到27%;另外企業營業額情況和企業員工人數情況如下圖一所示。
市場薪酬特征
1、薪酬差距縮小
中智2006年的薪酬調研發現:市場上最高與最低層級員工的年度現金總收入差距有所減小。2006年年度現金總收入最高層級員工(總經理、組織領導)是最低層級員工(輔助性、操作性職位員工)的12.37倍,相比去年的13.03倍有所減少。市場發展顯示,相比高層級員工來說,低層級員工的薪酬增長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上海經濟連續多年的良好發展,使得低層級員工薪酬增長加速。如下圖二所示。
2、薪酬設計更加強調激勵性
企業在進行薪酬設計時,薪酬結構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其中,大多數企業都會通過對變動年薪(浮動獎金)的設計來增加薪酬對于員工的激勵效果。本次調研結果顯示,總經理層級的員工,在其工資收入中變動年薪所占的比重最大,達到17.0%,明顯高于其他層級的員工。
另外,市場經濟的發展,行業競爭的加劇,使得企業在考慮薪酬調整時,更加注重與工作業績掛鉤,更加注重變動年薪的激勵效果。與2005年相比,從年度現金總收入的組成結構來看,市場整體平均的變動年薪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增長,從去年的9.0%上升到9.9%。
3、薪酬與學歷、外語水平、性別存在較強的相關性
在科學技術日趨發展的今天,知識的重要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企業的競爭也在很大的程度上體現為所擁有知識多少的競爭上。從調研數據結果來分析,我們發現市場上員工薪酬水平與其所具有的學歷存在較強的正相關性。
同樣,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到,隨著外語水平的提高,員工薪酬水平整體上也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
在職場上,男女的平等發展機會是社會公平的一個重要表現。從男女員工的平均收入水平來看,目前市場上女性與男性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4、經理人薪酬增長差異
經理人作為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對企業的發展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對企業的競爭力具有巨大的影響力。我們挑選了市場上幾個通用經理職位與去年年度現金收入進行比較。發現市場經理和采購經理年度現金收入增長比例較大,分別達到9.9%和8.7%,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市場經理和采購經理的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重要性。
薪資政策情況
據調查數據顯示,在參與本次調研的企業中,41%的企業為不同層級的員工提供浮動獎金的短期激勵方式,為主管、高級專業技術人員類職位提供浮動獎金的公司比例最高,達到36.1%。
單位/部門績效和個人績效在很大部分程度上同時作為影響因素,左右著員工享有的浮動獎金的數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情況下,企業在考慮到市場環境、公司利潤與長遠發展等因素的基礎上,也適當將員工工作表現這一因素納入公司激勵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查發現對個人績效考核的成分占到績效考核因素權重的40%以上。
福利政策情況
數據顯示,在參與本次調研的企業中,不少企業除 “四險一金”、年休假等基本福利外,還通過設立諸如補充住房公積金、補充養老保險、商業保險等補充福利來吸引保留人才。
有19.5%的企業為員工提供補充住房福利。其中,有的企業采用補充住房公積金形式,也有一些企業采用住房津貼形式。
除法定福利外,有65.1%的企業為員工提供了各種類型的補充醫療保險,其中59%的企業為員工提供意外傷害保險。
另外,在企業年金制度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僅有4.9%的企業為員工建立了補充養老金儲蓄制度,多數采用的是投入確定型(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 DC)方式。
根據中智2006年薪酬調研報告中的數據顯示,企業比較重視對于高層人員培訓與教育資助的投入,企業為高層級崗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約是低層級崗位的8倍左右。
員工流動率
從調研結果來看,企業流動率中位數在15%左右。從平均流動率來看,歐美企業由于薪酬福利水平在整個市場中相對較好,流動率稍低(13.1%),日資企業高于歐美企業(16.0%),而其他亞太區投資企業則最高,達到17.4%。
中智多年的薪酬調研顯示,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將驅使市場中企業在薪酬管理、人才吸引、保留與激勵上逐步與市場發展趨勢相一致,以保持自身在市場中的長期競爭力。企業更應該保持對市場信息的敏感性,通過對市場最新發展形式及特征的了解,將其運用于薪酬決策管理之中,通過對薪酬管理制度、變動薪酬結構、有效的福利設計等手段,來快速調整自身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以保持企業在市場中長遠、有效的競爭力。
- 上一篇:義烏:月薪1500元難招營業員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