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杯咖啡:小本創業故事
我是一名下崗工人,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說了“一次性飲茶杯”。通過調查發現,目前使用的一次性紙杯缺少杯蓋,茶葉很難泡開,茶杯上的漂浮的茶葉極不美觀,有的紙杯質量不好的話,還容易滲出。飲茶者在飲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滿嘴茶葉末的麻煩和尷尬。由于儲藏不便,一些單位和家庭僅存放一兩種茶葉,遠遠滿足不了客人的不同口感和品位需求。因此我覺得這種新產品肯定有大市場。
具相關部門調查,在一個地市級,光一次性紙杯的使用,年銷售額就要達到3000萬以上,就是一個普通縣城,也不會低于100萬元的利潤。因此我更相信這種產品的市場容量。
心動不如行動,通過互聯網的查詢,我很快在幾家生產這種飲茶杯的廠家預定了一批。但是通過觀察,紙杯的質量很差,有的開水一倒進去,底部的薄膜紙層就被沖壞了,茶葉還是冒了出來。有的底部薄膜很厚,可是茶葉沒有被泡開,喝起來沒有茶味,或者茶葉味很淡。
這樣的結果令我有點為難,要想打開市場,不管干哪一行,質量是關鍵。目前市場上這些產品魚龍混雜,由于生產門檻低,光賣加工一次性紙茶杯機器的就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怎么辦?思前想后我決定向幾十個加工廠家聯系,先索取他們的樣品,然后把感覺好一些的篩選出來。兩個月后,我從大小幾十家產品中挑選了幾家,經過上門洽談,觀察,發現有些人就是以次充好,故意炒作。有的報價幾千元一臺的機器還不如幾百元一臺的。經過仔細對比,我決定選定一家作為加工點加工了一批,就這樣開始了我漫漫的推銷之路……
對于還一個還沒有這種產品的中等城市,我對市場充滿了信心。可是一個月下來,感覺其實并不那么簡單。在政府部門,人人手里都有一只自己的茶杯,對于這種紙茶杯根本不屑一顧,認為這么便宜的杯子里能有甚么好茶葉,和他們手里半杯都是茶葉的杯子比起來還不如喝白開水。在飯店,大多數老板對待客人還是不舍得多付出一些,認為他們那淡淡一壺茶就能應付滿桌子的客人。接著我又跑了一些私人公司,可是大多數也認為沒有必要,招待客戶只要一杯礦泉水而已,還說人家是來談生意的,并不是來品茶的,倒杯水只是禮貌客氣一下。盡管我還免費給他們預留了一些,銷量還是寥寥無幾。可是我并沒有氣餒,繼而轉向小區,我首先在一些大型的小區門口宣傳,做了X展架、海報,還有太陽傘,并贈送一些免費使用杯,把名片發放給大家,說以后可以送貨上門,開始陸續有人買一些,我還向一部分人要了電話,以便索取反饋信息。經過一段時間,結果還是以慘淡告終。細想起來,我的飲茶杯質量和價格都不錯,可為什么就打不開局面那?
有一天,我和幾個朋友在喝酒的時候談及此事,其中有一個搞市場的朋友分析說,紙茶杯是一種在一次性杯子上的深加工,但它并不像一次性杯子,人人必須使用。要想喝茶的一般對茶葉還是有要求的,對茶葉沒有要求的就是可喝可不喝的,這就是你的誤區。我猛然想起,在一家廣告公司推銷時,那位公司經理只是對我的紙杯咖啡感興趣,提出要品嘗一下,后來說味道太淡了,不夠香濃。是不是在咖啡系列上動動腦子。畢竟中國人對茶葉太熟悉了,對咖啡倒應該是比較新鮮的。
經過這一次次的失利,我對咖啡的改進很慎重,決定購買一臺機器自己先生產調試配方,在網上和咖啡銷售商聯系購買樣品并請教,還在超市購買來雀巢咖啡,到當地咖啡館品嘗,進行比較,最后選中其中一款價格比較適中且味道口感都不錯的速溶咖啡進行紙杯加工。可是成品出來后還是不理想,因為咖啡量放的少,口味感覺還是比較淡,要想改進口味香濃,就必須加大劑量 ,這就意味著成本的提高。經過一次次試驗,口味上達到滿意了,不過成本已經達到了0.26元一杯。我拿著成品來到先前的那家廣告公司請經理品嘗,他說感覺不錯,不過我告訴他成本的增加,他也同意了;結果以每杯0.4元的價格要了500杯,還笑著說給他們的員工喝了就有精神工作了。我開心的離開了。這次對我有很大的觸動,也加大了我的信心。在后來的推銷中,我把紙杯咖啡推廣到了各個網吧,采取聯合經營,熱咖啡一元一杯,每杯我給網吧提取0.3元,銷量穩步上升。目前我每月都有4千多元的盈利了。為了更好的發展,我想把市場做到其他城市去,歡迎感興趣的朋友試銷。
- 上一篇:八個經典的創業啟示小故事
- 下一篇:“神秘鞋王”再當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