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創新的七塊基石
目標已明確,資源已配備,責任已確定,但創新之旅該從何開始?
要回答這個問題,所需要的思考如此之多,決不是幾段文字就可以描述的。但是,如果僅需要簡明扼要地列出創新舉措的要點和影響所在,幾段文字、寥寥數語便已足夠——以下就簡述那些企業內部對成功創新有重要影響的的核心要素。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內部影響企業變革最有效的工具。它是將企業凝聚起來的“膠水”。這種凝聚效應全面體現于企業的各個方面。這也是為什么文化能夠作為企業轉型如此重要的一個工具。當然,能否成功使用這個工具也是一個挑戰。任何為了提高企業創造力的舉措必然應該有相應的企業文化轉型計劃。
最有助于創新的企業文化應該是這樣:更加外向型而非封閉型的文化;更加靈活、適應變化的文化而非一味求穩的文化;扁平化而非等級化管理的文化。企業文化中還應強調持續學習和不斷適應。在支持和鼓勵創新中,企業文化如想起到關鍵作用,就必須著力將文化的作用和影響滲透至企業戰略的各個層面,如員工、政策、企業行為、激勵機制、企業的語言和系統架構等等。總之,將企業創新戰略置于企業議程核心之中。
領導風格
一個企業的領導者在推動創新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員工、預算和項目等維度一樣,企業創新也需要被管理、支持和維護。由于創新天生就應該是個系統工程,影響商業世界的各個角落,同時也被它們所影響,因此創新應該被視為企業管理中的頭等大事。
如果領導者僅僅是作為創新活動的守門人和把關者,而非創新的倡導者和極力推動者的話,那么帶給企業創新變革的必將是災難。若領導者只是維持現狀,不會為創新活動配置足夠的資源,也無法提出良好整合的戰略來克服推動創新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阻力。
培訓以及工具
不斷學習充電的員工構成了企業中創新力的根基。必須要有一個持續進行的培訓項目來鼓勵員工,告訴他們擁有創新思維對整個企業的發展前途至關重要。在這個持續進行的培訓項目中,還必須應用各種工具,這些工具必須既能夠促進分化又能夠促進和諧。這里的分化是指要讓不同意見無所保留地表達出來,好的理念能夠形成頭腦風暴;而和諧是指團隊應有效協作來執行創新理念。在已經形成的技能訓練項目中應考慮加入更寬泛層次的內容,讓這些技能能夠使員工注重直覺、形象思維和彼此之間的默契。
創新評估機制
企業層面的創新是可以被測量的。在企業現有的績效考核過程中,應該將創新納入評價體系,這才是平衡的考核標準。如果將創新納入個人和企業的績效評估體系,就應該有相應的激勵機制和獎勵體系。而創新是否成功,往往要經過數年的考驗才能被衡量。因此,短期和長期的評估體系應同時具備,同時到位。
知識管理
信息技術使得企業里的好點子新理念能夠打破企業等級、原有的職能部門甚至跨越地域,讓企業各層面的員工參與到創新過程中來。而且,合理的程序和規章制度,以及適當的資源也顯得十分重要。
客戶和供應商的整合
客戶需要凝聚創新的產品,而企業需要具有創新力的供應商。你的企業已經準備好了嗎?將你的顧客和供應商團結在四周,對話合作以創新創造未來?你的解決方案足夠好嗎?它們能夠保證最大化市場,最有效地配置使用資源嗎?
創新環境
創新發生的環境是最容易忽略但卻無比重要的一個因素。一模一樣的人組成的研發團隊,選擇在硅谷還是在澳大利亞內陸組建,得到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當然這個例子有些極端,不過也揭示了地理位置和環境等條件對于創新的重要性。想想你的員工在哪兒工作,他們呆的地方工作環境如何?將一個創新團隊放到繁華的市區,那里離大學校園很近,而且可以接觸到最新、最前沿的科技信息或產品。辦公環境應該是支持創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創新的辦公環境應該提供多樣的辦公場所:既支持團隊合作,又支持獨自工作。
總而言之,創新應該被系統地管理。這種方法并不適用于單獨一個部門或者項目,除了研發或者市場這些最需要創新的部門,人力資源、IT技術支持以及財務等其他公司職能部門也應該加入其中來共同促進企業創新。
這并不是說,這些措施一定要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個激進的效果,輻射到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最成功的改革項目應該循序漸進的,而且要選取最能夠收到效果的時機和資源。而此時企業的其他部門應該扮演一個支持的角色,并以開放式的心態從進行變革的“夢之隊”那里汲取力量——畢竟他們站在變化和進步的最前沿。
- 上一篇:淺談人力資源管理
- 下一篇:領導一個國際團隊:3個聰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