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營銷評論:企業家的困惑與抉擇
領先之道:專一性和多元化,體系制勝還是局部創新
段傳敏:很多人認為作企業,作局部創新才是領先之道。大家認為到底是堅持體系制勝呢,還是局部創新,對于企業來說是最關鍵的?
何慕:對企業來講,不同的競爭環境,不同的競爭對手以及企業的發展不同階段,你一定要抓住里邊最關鍵的要素進行組合聚變,如果沒有局部的聚變,在段時間內想快速發展,根本是不可能的。比如說在煙草行業,其實沒有必要樣樣都做出像保健品、化妝品那么精到,沒有必要因為整個行業的普遍化進程,還沒有達到那種樣樣都拼刺刀的境地,企業其實更需要一種扎扎實實的扎馬步。我們可以分不同的階段,抓不同的重點。比方產品研發、品牌傳播或者品牌攔截。一個企業要想基業常青,一定是從體系的點滴完善和建立開始。
朱玉童:企業在短時間,利用優先的資源對單點的突破是必要。要想持續的發展,還需要體系。你需要先生存下來,要積聚從單點的突破帶來的有效力量,單點也往往會帶來一個飛躍。通過點的突破為全面的競爭體系奠定一個基礎,我覺得這點不矛盾。
茅理翔:我算了一下,現在方太10年,我們到第二個10年,按照現有的發展速度,2010年能夠達到50億。每個人都要擴張,每個人都希望快速擴張,最好是一夜之間5億,10、120億!但是,這是不可能的事。我相信專一性的做法可以基礎打的非常扎實。按照這樣的速度增長,我們明年會達到13億,到2010年會達50億。能夠按照這樣的速度上升,我認為我是滿意的!
段傳敏:現在中國發展,經濟的發展飛快,新的行業不斷的誕生,不斷的爆發新的行業,不斷有新的企業快速的發展,當然也有不少熱錢等著企業家來拾,比如現在熱的燙手的房地產業。據說很多企業都有房地產的貢獻,像海信都有很大的房地產項目,國美的房地產對它的貢獻也非常的大,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有錢不去圈,如果我們有錢不去拿,企業家是不是感覺很吃虧?
朱玉童:有一個小故事,對我特別有啟發。峨嵋山每天都有上上下下的老伙夫,當時來了一群年輕人和他們挑戰。年輕人身強體壯,他們跑的非常快,但是他們爬到一半的時候,就不行了,但是最終先爬上去的是老伙夫。伙夫沒有跑,他是持續的往上爬。我覺這就像做品牌,就比如一個小的品牌,他現在非常的小,賺到了錢,但是它會不會有未來,作品牌是一個馬拉松,在某一個路途中,你跑得很快,但是是不是會到終點,能不能做到最后的?我從來沒有聽說可口可樂去搞房地產,方太的做法還是對的。從全世界來說專業化成功的公司占了97%,而多元化成功的率3%,這樣的比例就看出來了,可能你一時很厲害,但是未必未來很厲害。也許一個階段會慢一點,但是最后還是超越那些“快熱”的。
段傳敏:如果我們打一個比方,龜兔賽跑。是不是我們覺得龜的速度反而必須是穩健的,只要這樣才能贏,因為我們要看的是最后,是結果。
何慕:在四年以前,我和方太公司合作過,這當時是商業秘密。當時方太在推廣品牌,再次作一個提升的規劃。如果讓方太的銷量快速短期激進翻倍,我自己覺得有幾十種個做法,但是從后來看,方太并沒有過激的市場行為,穩健增加也翻倍了。最佳、最好、與最大有什么區別?我有一種體會,一個民營企業,老板的企業戰略、愿景很大層面上,是對企業、對自己的一生達到什么樣境界的一種希望。但是,我的理解是企業規劃不是盲目的,不是快速的擴張,不是一定進入“麻將窩”,不是和每桌上都打贏,而是認真打每一牌,在這里扎扎實實打,把這牌打好。
段傳敏:其實胡先生就一直以來在手機電器領域內扎扎實實找紅海,雖然不是新兵,但是他很善于后來者居勝,他有一個“3553”計劃,3年進入前5名,5年進入前3名,速度是非常驚人的。胡先生,你為什么不去追求慢工出細活的呢?
胡海:手機這個行業和其他的行業不一樣的,在行業內國內手機品牌都在夾縫里面,國外產品一直都是非常強大的攻擊。做國內手機品牌的,如果你時刻不想保持產業規模,如果想賺熱和快,那么下海作無碼機、水貨手機算了。沒有點野心,就不要做,就不做,要作,起點就要高,就要快。為什么我們把目標定的很高,實實際上我們不認為這個目標有很高。我們曾經很輕易的達到這個目標過。我們的團隊并不是新的團隊,所有的人,包括我們的經銷商都在手機行業里面都經營了很長時間。作為一個很長時間的優化組合的團隊,其實自己的目標并不是提高的很高。你快也好,慢也好,要看產品的行業特性。行業的不同,這個規模也不同。手機的變革相當的快,而且要一下子打上市場,把對手打倒。以前大家的普遍增長可能百分之幾百的上升,但是到現在只有25%—30%,這是市場規律性的問題。
企業的堅持與超脫以及變”與“不變”
朱玉童:BP機曾經很流行的,當時有一家公司叫瑞送,是最大的做BP機的公司,他當時做的非常火爆,但是隨著BP機的淘汰,他沒有開發新的市場。但是他把站點放到西部市場、農村市場,做的也很好,但是還是死了。包括商務通,曾經很成功過,但是當時他沒有及時轉型他就被淘汰了。我覺得變是一定的,不變是相對的,變是一定要變的。豐田的老板曾經說過,在這個社會上,“企業唯一不變的是改變。“變”與“不變”是相對的,企業核心價值、品牌的核心價值,這些都經歷很多東西的沉淀,代表一個企業與生俱來的東西,包括創始人形成核心的價值觀念,也不應該輕易的改變的。但是,像銷售渠道仍然是可以變的,包括渠道模式和產品的包裝外觀等等,我覺得這些都應該隨著市場的發展而改變的。全世界說3M公司做得好,那其實是一個技術失誤。他把學習當做創新,當做理念。作為一個企業,特別要走出去,視野還是很關鍵的。
段傳敏:我們習慣性看到企業的變,主要是基于很多壓力,企業陷入困難的時候往往會想到變化,在企業產品非常暢銷的時候而沒有選擇變,結果想變的時候反而變不回來了。
何慕:大家有沒有參加83年的高考?當時看圖寫作文是關于挖井的問題,一個人總是挖兩下看到好像沒有水就走了。回到企業的角度來看,在哪些地方要變,什么時候變?變成什么樣?我覺得這應該是企業家要看到的。該出手時就出手“,當然,該放手時就放手也是一種魄力。“挖”還是“不挖”,是真正對企業家的深刻考驗。我覺得變是永恒的主題,但變不是說任何手段淺嘗則止,要用創新的方法。我們不要為變而變,要為“不變”而變。
胡海:但是不要想變就變,首先要看合適不合適你的企業。手機行業現在很多大企業都在變,像TCL手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是不變,我們提出堅持做銷售電子產品不變,我不管市場有什么變,我們的營銷模式永遠不變。我經常遇到什么情況,開會的時候可以把5年前的講稿改改還是可以講出新意來。
茅理翔:方太的核心理念是不變的,比如產品、企業的品格、人品。這一些核心理念是不可改變。但是你的產品、技術和管理要不斷的創新,不斷的提高,所以方太是不斷的創新。做企業作老板永遠是難的,難就是難在判斷的問題上,如果這里有水,你不繼續往前挖放棄了就可能找不到水,但是也許這里根本就沒有水,你如果不放棄永遠都不會成功。
企業家和創業者的心態很重要
段傳敏:河南在崛起的過程當中需要思考,怎么來第一步領先,然后持續領先這類的問題,對于那些創業者來說,他們需要注意那些問題,各位專家有沒有一些好的建議?
朱玉童:在和河南企業打交道的過程中,我有一種感覺。首先,營銷策劃這樣的理念,我認為,河南的企業還沒有完全接受,跟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企業還有一定的差距。第二個感受,大家都比較著急,希望今天和你合作,第二天就想看到效果。其實任何策劃營銷咨詢只能夠錦上添花,很少雪中送炭。著急能夠理解,但是感覺還是努不要太著急。第三個,走出去河南的企業太少,整個視野還是不夠,還是相對封閉的。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少林寺是河南最寶貴的財產,北京推出《風中少林》票價可以賣到500萬美元,但是推出這個片子的,不是河南的推出的,也不是河南策劃的,反倒是深圳公司。河南的品牌化意識是比較弱的。比如說河南是一個農業大省,就沒有出現像金龍魚這樣的食用油品牌等等。這些都值得反思。
何慕:河南企業我也接觸過一些,河南有一個怪現象,河南是出策劃人的地方但是河南企業,卻不信策劃人,這是很奇怪的現象。我的感受應該是河南滋生的歷史資源、文化、背景等等應該有一個區域性的定位,比如寧波,知名品牌,知名商標非常多,它這里已經形成了一條產業鏈,從原材料的供應到技術人員,它已經形成具有區域的競爭勢力的產業。幸運的是河南有了這樣的產業,最明顯的是食品。
茅總:在寧波,天天都有企業家誕生,人人都想做老板,這種商業氛圍就很好。實際上河南是農業大省,如何把農業這塊做好,能否把農業的深加工變成產業化,然后把品牌和企業作上去。我想每個地區,都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去思考當地的發展模式,發展模式不一定要去復制別人的理念,像寧波地區是以小家電為主,河南要對自己很好的定位。理念不應該去復制,但是應該去思考。
朱玉童:《美國周刊》登的一篇文章《滿大世界都像青花瓷一樣》說的好,其實人都有欲望的,都想發達。我希望河南的企業再更多一點欲望,再善于表達一些,中原地區的人還是太內斂。對于企業或者創業者來說,心態也很重要,第一個不論你的企業有多小,哪怕是一個人的公司,你都想到未來把他辦成一個大公司;第二個,不管有多小,都要有自己的遠大抱負和理念。就像柳傳志,在一個倉庫里的時候,他就寫下了“世界失去聯想,人類將會怎樣”。最后一個,“成功就是等于再堅持那么一會兒”,堅持就是勝利。
何慕:那些準備或者正在創業的人應該選一個好產品,或者是一個好的項目在快起潮的時候,你也搭條船往下去,要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利用創新,去整合產業。要有好心情。一定要記住不要把自己弄得愁眉苦臉,滿天怒火的。去笑臉面對你的客戶,用笑臉面對你的消費者,用笑臉面對你的同仁。把你的企業,把你的產品,把你模式,把你美好的一面展現給能夠幫助你帶來利潤的人。
茅理翔:我講三點。第一、選擇方面,選擇市場的方向。我準備給顧客提供什么樣的產品,我的顧客是誰,這個方向認準了非常重要。第二、認準方向以后,你要不斷的去創新,去學習。品牌要創新,觀念要創新,文化要創新。第三要堅持。
胡海:河南這個地方,我覺得可以在某一兩個產業上面發展,通過很多類似的企業集群,走向中國,走向世界。關于創業的這一塊,我有很深的體會,首先是就像進入賭場一樣,敢不敢賭是前提的問題,剩下的第一就是做什么?剛才前面的幾位都講了。第二個這些都是不是我一個人怎么作,怎么做?在心里承受前提下,把這個問題搞清楚。第三個問題是賣,用什么方式賣。把這三個問題搞清楚了就可以干了。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中小企業渠道營銷創新兵法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