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游戲玩出高收入 高者月薪五萬低者千元
在成都數十萬電子競技玩家中,蔡宇是少數靠此獲取報酬的職業選手之一。但在兩年前才成為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的他,現在準備退役。同行中有人已是百萬富翁了,可自己的收入并不理想,這是蔡宇決定退役的原因。
頂級玩家年收入五六十萬
在成都國騰電子競技俱樂部舉辦的全國電子競技運動會(CEG)成都站比賽剛剛結束,最初他們設想的參賽人數只有幾十名,但比賽第一天就有100多人參賽。
電子競技在2000年前后在韓國和歐美出現。2001年逐漸進入中國,然后參與電子競技的玩家在中國開始成幾何級數增長。
2003年11月,國家體育總局將具有“對抗性”的網絡游戲定義為電子競技,列為中國第99項體育運動,并開始舉辦CEG比賽。
國騰電子競技俱樂部主管宋凱崢表示,電子競技的快速發展造就了一批職業選手的出現,像頂級的電子競技選手孟陽就在4年職業生涯中,至少拿到了100萬元稅后獎金。中國另一名魔獸頂級選手Sky,1年的獎金就能拿到五六十萬元。
比賽獎金成收入主要來源
電子競技選手需要靠參加比賽來獲得排名和獎金。“當初為了提高水平,到后來就想要名氣,現在我更在乎能拿多少獎金。”做了兩年職業選手后,蔡宇對現在的情況并不滿意。
一般來說,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的收入來源是工資、比賽獎金,以及廣告收入。比賽中取得好名次獲取獎金是最主要的收入。作為一名頂級選手,蔡宇去年的獎金只有1萬多元。
電子競技比賽成都賽區冠亞季軍的獎金分別為5000元、3000元、1000元,全國總決賽的獎金在1萬~3萬元;若是國際大賽,獎金則變成了1萬~3萬美元。蔡宇因此把電子競技職業選手分為高、中、下三類選手:最高層的選手靠在大賽中取得獎金獲取報酬,中層的選手只能在小比賽中拿獎金,下層的只拿俱樂部給的固定獎金。而他所在的俱樂部給隊員每月的獎金為1000~2000元。
多數選手未成名就退出了
電子競技在中國這幾年的高速成長,雖然成就了孟陽這樣的高收入職業選手,但大多數職業選手卻很難從中分到一杯羹。
蔡宇從高中就開始玩網絡游戲,讀大一開始向職業化沖刺。蔡宇表示,在大學期間的訓練是最艱苦的,因為剛起步,追求成績和名氣是主要目的。2005年,蔡宇加入了國騰,成了職業選手。
蔡宇認為電子競技十分注重對抗性,在對抗過程中,他必須一手動鼠標,一手按鍵盤,“這個時候腦子一定要快,1分鐘內要準確無誤地點5次鍵盤。若勝不了對手,就要被淘汰,和我一起入行的,有80%的人已經退出。”
黃金年齡短成發展障礙
24歲的蔡宇現在已經算是一名高齡職業選手。今年起他開始慢慢淡出比賽,并擔任俱樂部的教練工作。但是很多職業選手并沒這么幸運。
加入俱樂部首先要成為半職業選手,必須在業內有一定的名氣。進入俱樂部之后,為了避免被淘汰,選手們還要不斷地取得名次。“但是這是個傾斜度很高的金字塔。”職業選手崔方舟表示,很多人在攀登金字塔時,都要花費兩三年時間。但最后只有一個人能站在最高點。
宋凱崢表示,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的黃金年齡是18~22歲,而電子競技特別強調反應能力,可人到了30歲之后反應能力就會慢下來。在退役之后,職業選手繼續從事這個行業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很多電子競技選手在退役之后都不知道何去何從。對于自己未來會做什么,崔方舟表示:“只有看以后的情況再說。”
- 上一篇:上海:月薪8000招不來個旗袍制衣師傅
- 下一篇:富士康的工人加班費該由誰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