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費”500萬 西湖龍井如何搭上奧運班車?
距北京奧運會開幕還剩600多天,關于奧運的商機炙手可熱,“西湖龍井”要不要參與北京奧運會指定商品的競爭?500萬元的“入門費”如何來籌措?……昨天,浙江省茶業行業商會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學者、茶業廠商,商討“西湖龍井”如何“挺進”北京奧運的大事。
奧運供應商門檻有點高
要想讓產品跟北京奧運會“捆綁”,代價也是不菲的。國際奧委會TOP計劃、北京2008奧運合作伙伴、北京2008奧運贊助商,這些都需要數億元甚至數十億元才能“入門”,留給中國本土中小企業的也就是“奧運供應商”這一角色了。供應商又分“獨家供應商”和“供應商”,前者開價500萬美元,后者為200萬美元,根據業內人士透露,供應商里的最低入門級也達到了500萬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如果要在西湖龍井茶葉罐上貼上一枚“北京奧運會供應商”標記,最低門檻是500萬元,而宣傳推廣及運作費用為入門費的5倍,也就是說總費用將達到3000萬元。杭州哪一家茶葉企業有這個魄力和實力?
贊助奧運并不是包賺不賠,在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獲得贊助權的200多家企業中,只有約25%的企業有所回報,大部分企業只獲得了很少的短期效益甚至血本無歸,這其中也包括了伊利等三家中國企業,每家花費的60萬美元“入場費”成為一筆昂貴的學費。
杭州茶企仍未走出小而散格局
盡管西湖龍井茶早就名聞天下了,但目前西湖龍井茶的生產企業依然是小而散,年銷售額超億元的企業鳳毛麟角。要想進軍奧運,企業必須抱團出擊。省茶業行業商會秘書長阮浩耕如是說。
杭州的茶葉企業小而散,還處在茶農經濟狀態。西湖龍井下面的各種品牌就有20多個,突出一點的有5個左右。加上茶農經濟的特點是一家一戶,有名茶而沒有品牌,眾多茶葉企業都不愿意投入財力、精力搞促銷。西湖龍井目前在參與奧運上遇到的困境,根源就在于此。
與會的專家和茶商們共同的擔憂是,目前西湖龍井還只是一個產品名稱,而非一個品牌。經營茶多酚、茶飲料的浙大百川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胡振長說,世界著名的“立頓”不種一株茶樹,但是它收制的茶葉依靠這個品牌,全世界都認可。而生產龍井的浙江茶葉企業很多有自己的生產基地,標上西湖龍井后,消費者購買時卻還要打個問號,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行業商會啟動進軍奧運之旅
一名茶葉研究學者坦言,“西湖龍井”相比其他產品具有更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包括運動員、裁判員、志愿者在內,屆時跟茶葉相關的奧運會參加人數估計將達到30萬人。這是龍井茶提升品牌知名度一個很好的機會。市茶業行業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說,西湖龍井進北京奧運,那是理所當然的,否則將是非常遺憾的。
一位茶企的負責人認為,奧運入門費這么高昂,畢竟現在的茶業企業都不大,通過這次爭取進奧運的活動,可借奧運這個大平臺宣傳自己,同時也讓企業改變原先的松散狀況,更加緊密地聯合起來。
省茶業行業商會會長王東華認為,要發展西湖龍井,打破目前的小散格局,關鍵是要茶農、茶商、政府、協會等各方面“抱成團”,2008年有北京奧運會,2010年有上海世博會,要抓住市場機遇練內功。
“政府牽頭、行業協會協調、企業參與”這個模式成為大家的共識,省行業協會也承諾,將與北京奧組會接觸,在具體了解申報程序、相關要求后再與會員企業分工協作。下一步很有可能由有心參與的茶業企業組建股份制的項目公司。
- 上一篇:縫紉機營銷:得人心者得市場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