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價仍不排除最后一跌
近年來,天膠價格的暴漲是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副產品,目前膠價存在理性回歸要求。訂單結構和合成膠供應增加對膠價形成壓制,而市場氣氛也不利于膠價反彈。
近10余個交易日,天膠價格上揚了2000元/噸左右,盡管空間有限,但這對于單邊跌勢而言已是久違,部分買方再度表現出了蠢蠢欲動的跟進心態,認為膠價將要開始止跌回升,并將擺脫不利格局。對此,筆者認為,由此而言膠價已穩,尚為時過早,目前市場仍沒有擺脫賣方控盤的交易格局,市場仍不排除有最后一跌。
流動性過剩吹脹膠市
西方主要經濟實體開始由對通貨膨脹的關注逐漸轉移至對經濟增長前景的關注,并導致大宗商品消費減弱。直接導致了當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整體環境開始發生了緩慢變化,特別是近一段時期以各國的利率變化等暗示出全球金融環境已出現微妙變化,由此導致大宗商品投機性需求受到重創,這同時也可以從國際原糖價,有色金屬價格的變化可以看到。
而現在回過頭來看,國內滬膠市場自2002年前后出現的大牛市與過去幾年來全球為刺激經濟,普遍執行低利率下寬松的金融政策有很大關系,資金成本大幅下降、全球呈現流動性過剩,催化了2001年來全球商品牛市的高歌猛進。因而,與其說是國內膠價的價值發現進程使然,倒不如說是國內膠市在資金力量的推動下被動上揚導致,市場的資金空間決定了膠價一度曾達到30000元/噸以上的高位。
膠市“熊”相已現
筆者認為,滬膠市場當前的資金訂貨結構顯然已經暴露了其仍將下跌。我們看到,在前期的下跌過程中,到7月中旬前后,市場仍認為價格的走低為一波調整行情,但RU610合約卻在此時期出現了訂貨規模的大幅度增加現象,7月19~8月3日膠價在23000元/噸關口上下有限的空間內訂貨迅速由16000余手放大至31680手,增幅近100%,隨后市場呈現出了明顯的下跌加速交易,直至9月8日該合約的階段性17730元/噸見底,此時持倉量為5270手,應該說賣方在此時期獲得了較為充沛的盈利空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新增利空的出現,RU610合約下行時間條件顯然已不利,因而持倉開始大規模的向RU611合約遷倉,這也是進入9月以來滬膠市場表現為區域震蕩的主要內在動力。RU611合約在8月份的下跌中,持有量由6000余手放大至9月初的近40000手,9月份表現為持倉量的穩定。
可見,滬膠的價格下跌過程同持倉量的后移過程是一致的,而近期的價格震蕩穩定同遠月合約的持倉量的穩定調整又是一致的,兩種一致性將共同導致市場的資金成本傾向于賣方的修整和進攻性的穩固,市場的換手力量促使市場的不堅定賣方和投機買方在20000元/噸附近大肆出局和進場,這是一種典型的遮掩手法。與此相關,RU701合約也開始了暗中的賣方建倉行為,訂貨規模直線上行,在賣方暫時喘息的當口,這種訂貨的增加應該表現為賣方的有秩序打壓行為,并以此形成階梯性的承接性走低。
只所以如此認為,賣方有利的條件是資金變動將與橡膠價格的季節性變動合二為一,因為其充分利用了當前現貨不難購買的有利條件,并足以形成利用時間的推移和持倉量的重心前置為現貨月實現各個擊破的超級連環拳策略。總體情況看,天膠在今后幾個月的供應都不會出現問題;不僅如此,今年8月以來,越南橡膠出口廣東和廣西增長了50%。供應充足仍是壓制膠價的主要原因,而供求關系的改變過程具有緩慢性和可逆性差的特點,這將在長期內制約價格的上行。國內產區進入8月份之后的現貨供應成交狀況也相當清淡,社會積壓了大量的庫存,購買者寥寥,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銷區的積壓和觀望的心態濃厚,目前青島港口的進口橡膠仍沒有大規模消化的跡象,而持貨商急于尋找買家的心態更加大了買方的觀望,以生產定購成為了普遍的進貨策略。
價格正回歸正常
盡管國內滬膠市場5月底起步的下跌早于主產區域SICOM市場的6月上旬的走低,但筆者認為,兩者在本質上的趨勢軌跡是一致的,國際市場向1200美元靠攏,國內滬膠市場向15000元/噸回歸將是兩者的共同目標。目前,SICOM市場20號標膠同RUSS3同步接近1700美元,從國際煙片膠與標準膠的對比關系看,兩者的關聯性具有一個此起彼伏的特點。
但在上漲的過程中,煙膠的帶動作用較為明顯,而在下跌的過程中,標準膠具有較大的敏感性,從目前國際標準膠的走勢看,后市仍具有較大的跌幅空間,2004年前后的125美元將是一個敏感的價格回落引領價位。而上海期膠也是在此時期于15000元/噸附近進行了長時間的徘徊。可見在資本市場敏感、現貨供應充沛的情況下,國內外市場都存在一個需要周期性的休整泡沫擠壓水份需要。
合成橡膠對天膠價格形成牽制
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的替代關系促使兩者的價值中樞相對不會偏離太遠,也不會偏離太久。國際原油作為合成膠的生產原料,近期的下跌將繼而通過合成膠價格與天然膠價格的合理比價關系,以山東市場例,前幾年,天膠與合成膠之間的價差維持在正負5000元/噸,而2006年以來,天膠漲幅明顯高于合成膠漲幅,最高達到了近10000元/噸的價差。如此巨大的差額加之國內合成膠價的下跌將為天膠價格回歸理性創造了機會。特別是隨著幾家石化公司丁二烯新建裝置的建成投產,預計到2010年我國合成膠原料供應緊張的局面將得到解決。從而在和大程度上緩解了合成膠的供應問題,可見從宏觀上考慮,天然膠主產國的增加,國內合成膠產量的提高將在未來幾年內發揮主導地位,并相應地完成橡膠價格運行周期的轉變。
長假效應困擾膠市
從短期看,國慶長假也將是限制價格活躍的重要原因。買方將保持謹慎的價格交易,因為如果與國內橡膠聯動影響較大的國外橡膠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將對國內節后的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外盤的累計波動將放大國內的風險和利潤。為了回避不必要的時間成本,賣方方開始轉向了以調整訂貨結構為主的價格變動層面,訂貨規模大幅度后移,市場的風險意識開始增強,固守心理增加。從關聯因素看,人民幣的升值也將長期影響國內膠價。
綜上,對于滬膠交易,短線可能存在急速性利空釋放完畢需要反彈的要求,但這只會充當賣方誘買的空間,在市場的環境沒有出現根本轉變以前,搶反彈顯然不宜,否則將無異于刀口舐血,即便是不敢賣出建倉也要多加觀望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