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就業計劃照亮就業之路 北京八項措施促進就業
2006-09-30 10:45:47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我國一系列就業難題中一道特殊的難題。應該怎樣化解這一難題?大學生就業難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今年9月5日-25日在全國開展的“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中,北京市出臺了一些列措施,為大學生就業再次照亮了一條希望之路。
八項措施促進了大學生就業
為應對當前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嚴峻形勢,勞動保障部于今年9月5日-25日在全國主要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組織開展了“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
服務月活動期間,各地勞動保障部門將主要采取以下八項措施: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設立專門服務窗口,對各類大中專技校畢業生提供免費的就業政策咨詢、崗位信息提供、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服務;
對9月1日后回到原籍并辦理失業登記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在市、區(縣)綜合服務場所開設專門窗口,為其辦理失業登記,并免費提供相應的服務;
對轄區內已進行失業登記的畢業生,依托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提供上門政策咨詢服務,幫助他們了解中央和本地促進就業的相關政策措施,并發放就業服務聯系卡,建立定期聯系和服務制度;
對登記失業畢業生中求職困難或家庭困難的,納入重點幫扶范圍,建立專門服務記錄檔案,確定專人負責,落實相關政策,幫助其盡早實現就業;
收集一批適合畢業生的空崗信息,舉辦專場招聘會;
對靈活就業或在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畢業生,積極為其提供檔案托管、社會保險接續等方面的勞動保障事務代理服務;對登記失業的畢業生,根據其意愿,組織參加職業資格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或就業見習,并根據本地有關規定,按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標準享受職業培訓補貼。對希望參加創業培訓的,組織其參加創業培訓,并提供相關配套服務;會同有關部門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扶持政策。對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需要小額貸款的,由小額擔保貸款基金提供擔保。推動落實對從事個體經營高校畢業生的免收費政策。
“大學生綠色就業計劃”為大學生就業推波助瀾
為進一步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促進就業大局穩定,按照勞動保障部開展“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的通知精神,北京市勞動保障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于9月8日在北京聯合大學舉辦了北京市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暨“大學生綠色就業計劃”活動全面啟動,旨在搭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信息橋梁。5所院校、20家企業簽訂了“大學生綠色就業計劃”協議書,結成就業服務對子。
隨著近年來高校擴招,高校畢業生規模逐年上升,今年達到413萬人,比2005年增加了75萬人。但截止到7月底,全國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僅為60%,有160多萬應屆畢業生畢業即失業,加上歷屆累積的失業學生,給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就業壓力。
活動期間,來自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建工學院、北方工業大學、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輕工職業技術學院5所市屬高校與聯想、清華同方等20多家企業共同簽訂了“大學生綠色就業計劃”協議書,按照協議,企業將向合作學校優先提供就業崗位,提供學生實踐機會;學校則及時提供各專業優秀人才,提供供需見面場地。與此同時,企業和公共職介機構中高級職業指導師也走進高校校園,與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進行面對面咨詢和交流,以提高學生的求職技巧,了解企業需求,增加社會經驗。
啟動儀式上,北京聯合大學還開通了“職業信息檢索中心”,并舉行了揭牌儀式。今后,該校畢業生可通過學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網絡系統,直接查詢北京市職業介紹中心隨時公布的招聘信息,這為畢業生選擇就業崗位提供了更多機會。
北京聯合大學副校長高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畢業生就業關系到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需要學校、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共同來做的一件大事。希望把‘大學生綠色就業計劃’這一工程做實做細,切實推動高校就業工作的開展。”
轉眼十多天過去了,當記者發稿前,再次與北京聯大就業部門進行了聯系,他們告訴記者,與勞動保障部門聯合開展大學生就業方面的合作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現在朝陽和宣武區職業中心已經和學校方面進行了溝通,并為學校不定期地發送就業狀況需求信息,學校針對現有的專業需求進行收集后,經過審核將向學校發布。
針對該校大學生就業狀況,北京聯大就業部門介紹說,因為該校大部分都是北京市的學生,不存在戶口進京等問題,加上學校近年來立足于培養應用性人才的理念,有8000多名學生,上百個專業設置,再加之學生綜合素質較好,對畢業后的期望值不太高,所以,每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在本市都是偏高的,與中國銀行、北京移動等用人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綠色就業計劃”讓大學生及時掌握全新的就業政策
北京市開展“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以來,各區縣職介中心紛紛行動起來,“綠色就業計劃”正在本市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宣武區職介中心不斷開展創新型工作,在北京聯合大學具體實施“大學生綠色就業計劃”:將人力資源市場用人信息引入高校就業指導中心,開通信息檢索終端,建立信息檢索中心,使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在相應的終端平臺接受相關職業指導;減少參加招聘會的擁擠,使其不出校園就可實現用人崗位與求職意向零距離對接、匹配。接入校園的“網絡服務終端”可實現根據學校所設專業,設置分類預覽、規劃職業方向、提供招聘崗位,努力讓大學畢業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每日即時更新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信息、就業資料,使大學生直觀地了解到目前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薪酬指數、職業需求等,為大學生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資源;讓高校畢業生零距離感受職場風云變化,為實現職業自我定位、職業生涯、職業規劃設計提供強有力的科學依據;將每個畢業生個人資料直接轉入職介中心專項人才庫,一方面有多次匹配機遇,另一方面也為用人單位提供人才資源;定期傳送最新勞動保障政策,使大學生不出校門就能了解到最新的勞動保障政策動態等。
同時,在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建立“就業模擬訓練室”及模擬終端。幫助有求職困惑及心理障礙者樹立求職自信,提供一種全新模式的模擬見習方式。同時,由區職介中心高級指導師提供專項就業模擬指導、人才素質測評和職業顧問式全程就業指導等項服務,使其適應人力資源市場競爭環境。
此外,還與各相關高等院校建立長效聯手協作機制,簽訂“綠色就業計劃”協議書。約定雙方責任,免費使用“人才挖掘者”網絡服務終端設備,無償為大學生提供各類職業資訊,雙方有責任和義務促成和幫助大學生盡快成功走上就業之路。
北京市職介中心副主任謝小紅向記者介紹,該市啟動“大學生綠色就業計劃”活動至今,區縣職介中心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目前,相關數據統計工作也正在進行之中,9月20日,朝陽區、海淀區等職業中心結合轄區實際,分別開展了大學生就業研討座談會和招聘洽談會,為大學生就業工作提供良好服務。
八項措施促進了大學生就業
為應對當前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嚴峻形勢,勞動保障部于今年9月5日-25日在全國主要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組織開展了“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
服務月活動期間,各地勞動保障部門將主要采取以下八項措施: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設立專門服務窗口,對各類大中專技校畢業生提供免費的就業政策咨詢、崗位信息提供、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服務;
對9月1日后回到原籍并辦理失業登記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在市、區(縣)綜合服務場所開設專門窗口,為其辦理失業登記,并免費提供相應的服務;
對轄區內已進行失業登記的畢業生,依托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提供上門政策咨詢服務,幫助他們了解中央和本地促進就業的相關政策措施,并發放就業服務聯系卡,建立定期聯系和服務制度;
對登記失業畢業生中求職困難或家庭困難的,納入重點幫扶范圍,建立專門服務記錄檔案,確定專人負責,落實相關政策,幫助其盡早實現就業;
收集一批適合畢業生的空崗信息,舉辦專場招聘會;
對靈活就業或在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畢業生,積極為其提供檔案托管、社會保險接續等方面的勞動保障事務代理服務;對登記失業的畢業生,根據其意愿,組織參加職業資格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或就業見習,并根據本地有關規定,按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標準享受職業培訓補貼。對希望參加創業培訓的,組織其參加創業培訓,并提供相關配套服務;會同有關部門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扶持政策。對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需要小額貸款的,由小額擔保貸款基金提供擔保。推動落實對從事個體經營高校畢業生的免收費政策。
“大學生綠色就業計劃”為大學生就業推波助瀾
為進一步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促進就業大局穩定,按照勞動保障部開展“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的通知精神,北京市勞動保障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于9月8日在北京聯合大學舉辦了北京市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暨“大學生綠色就業計劃”活動全面啟動,旨在搭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信息橋梁。5所院校、20家企業簽訂了“大學生綠色就業計劃”協議書,結成就業服務對子。
隨著近年來高校擴招,高校畢業生規模逐年上升,今年達到413萬人,比2005年增加了75萬人。但截止到7月底,全國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僅為60%,有160多萬應屆畢業生畢業即失業,加上歷屆累積的失業學生,給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就業壓力。
活動期間,來自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建工學院、北方工業大學、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輕工職業技術學院5所市屬高校與聯想、清華同方等20多家企業共同簽訂了“大學生綠色就業計劃”協議書,按照協議,企業將向合作學校優先提供就業崗位,提供學生實踐機會;學校則及時提供各專業優秀人才,提供供需見面場地。與此同時,企業和公共職介機構中高級職業指導師也走進高校校園,與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進行面對面咨詢和交流,以提高學生的求職技巧,了解企業需求,增加社會經驗。
啟動儀式上,北京聯合大學還開通了“職業信息檢索中心”,并舉行了揭牌儀式。今后,該校畢業生可通過學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網絡系統,直接查詢北京市職業介紹中心隨時公布的招聘信息,這為畢業生選擇就業崗位提供了更多機會。
北京聯合大學副校長高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畢業生就業關系到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需要學校、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共同來做的一件大事。希望把‘大學生綠色就業計劃’這一工程做實做細,切實推動高校就業工作的開展。”
轉眼十多天過去了,當記者發稿前,再次與北京聯大就業部門進行了聯系,他們告訴記者,與勞動保障部門聯合開展大學生就業方面的合作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現在朝陽和宣武區職業中心已經和學校方面進行了溝通,并為學校不定期地發送就業狀況需求信息,學校針對現有的專業需求進行收集后,經過審核將向學校發布。
針對該校大學生就業狀況,北京聯大就業部門介紹說,因為該校大部分都是北京市的學生,不存在戶口進京等問題,加上學校近年來立足于培養應用性人才的理念,有8000多名學生,上百個專業設置,再加之學生綜合素質較好,對畢業后的期望值不太高,所以,每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在本市都是偏高的,與中國銀行、北京移動等用人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綠色就業計劃”讓大學生及時掌握全新的就業政策
北京市開展“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以來,各區縣職介中心紛紛行動起來,“綠色就業計劃”正在本市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宣武區職介中心不斷開展創新型工作,在北京聯合大學具體實施“大學生綠色就業計劃”:將人力資源市場用人信息引入高校就業指導中心,開通信息檢索終端,建立信息檢索中心,使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在相應的終端平臺接受相關職業指導;減少參加招聘會的擁擠,使其不出校園就可實現用人崗位與求職意向零距離對接、匹配。接入校園的“網絡服務終端”可實現根據學校所設專業,設置分類預覽、規劃職業方向、提供招聘崗位,努力讓大學畢業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每日即時更新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信息、就業資料,使大學生直觀地了解到目前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薪酬指數、職業需求等,為大學生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資源;讓高校畢業生零距離感受職場風云變化,為實現職業自我定位、職業生涯、職業規劃設計提供強有力的科學依據;將每個畢業生個人資料直接轉入職介中心專項人才庫,一方面有多次匹配機遇,另一方面也為用人單位提供人才資源;定期傳送最新勞動保障政策,使大學生不出校門就能了解到最新的勞動保障政策動態等。
同時,在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建立“就業模擬訓練室”及模擬終端。幫助有求職困惑及心理障礙者樹立求職自信,提供一種全新模式的模擬見習方式。同時,由區職介中心高級指導師提供專項就業模擬指導、人才素質測評和職業顧問式全程就業指導等項服務,使其適應人力資源市場競爭環境。
此外,還與各相關高等院校建立長效聯手協作機制,簽訂“綠色就業計劃”協議書。約定雙方責任,免費使用“人才挖掘者”網絡服務終端設備,無償為大學生提供各類職業資訊,雙方有責任和義務促成和幫助大學生盡快成功走上就業之路。
北京市職介中心副主任謝小紅向記者介紹,該市啟動“大學生綠色就業計劃”活動至今,區縣職介中心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目前,相關數據統計工作也正在進行之中,9月20日,朝陽區、海淀區等職業中心結合轄區實際,分別開展了大學生就業研討座談會和招聘洽談會,為大學生就業工作提供良好服務。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