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中國鞋的內憂與外患
“鞋”是近一個時期中歐經貿關系中最值得關注的一個詞。就在10月6日歐盟將對中國鞋實施反傾銷作出最終裁決的大限來臨之時,原來堅決反對對中國鞋征收高額關稅的英國,已轉而站在意大利等“強硬派”一邊,為中國鞋的貿易摩擦事件再添變數。
眾所周知,鞋本就不是什么高科技產品,它的附加值更多是體現在設計和品牌上。出口的低端化和進口的高端化,已成為我國鞋市場的“怪現象”。可見,表面紅火的中國鞋業實際已處于“內憂”與“外患”雙重夾擊之中:一邊是國際出口市場上的貿易摩擦和反傾銷大棒不斷敲打,一邊是國外的國際級品牌產品占據國內中高端市場。因為缺少本土國際級品牌的支撐,我國制鞋行業在未來必將面臨異常嚴峻的發展瓶頸。
根據市場發展的基本規律,當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達到一定階段時,企業就必然要通過細分市場來建立自己的品牌資產。如果說一個中低端的品牌可以純粹依靠價格和規模來取勝的話,那要想成為一個中高端品牌,就一定要創造出超越產品本身的附加價值,這從眾多鞋業國際知名品牌身上就能非常清楚的體現出來。
在新一輪的國際國內市場洗牌中,中國鞋業將往何處去?由品牌化帶動的產業升級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