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確定閩臺紡織制鞋產業對接重點
福建省政府最近出臺的《“十一五”閩臺產業對接專項規劃》及其實施意見提出,閩臺紡織產業對接以人造纖維、紡織機械、印染業、產業用紡織品以及先進技術、管理模式等為主,制鞋產業對接以制鞋機械和制鞋材料對接為主。
對接方向和重點是:
1、人造纖維行業。重點對接臺灣高效低能耗和大容量聚合生產技術、滌綸熔體直紡技術,實現與臺灣從原料到抽絲到紡織后加工的垂直整合加工體系以及多功能復合纖維、高仿真纖維、功能化纖維等差別化纖維工藝技術對接。鼓勵臺資投向PTA(精對苯二甲酸)、PX(對二甲苯)、EG(乙二醇)、PP(聚丙烯)等合纖原料項目。
2、棉紡織行業。重點對接臺灣的集聚環錠紡紗、中高支轉杯、噴氣及渦流紡紗、無梭織造自動化和數字化技術及設備;噴水、噴氣、劍桿等無梭織機和氣流紡、緊密紡、自動絡筒等設備;采用多種纖維混紡、包芯、包纏的特性紗線及交織、并織的特性面料;色織面料、牛仔面料、針織專用紗和工業特殊用紗。重點提高面料的檔次和高織精梳紗、無接頭紗的比重。
3、印染業。積極引進臺灣的印染少水或無水加工技術、生物酶處理技術、無制版印花技術、低溫等離處理技術、天然纖維防皺整理技術、有機硅整理技術、防水拒油整理技術、抗菌整理技術、發泡涂層后整理技術、適應不同纖維和織物的微懸浮體染色整理技術、廢水治理技術等,對接臺灣的高效優質、低能耗、低浴比、污染小及適應少批量、多品種的印染整理裝備,提高福建印染技術裝備水平。
4、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加強與臺灣水刺、紡粘、熔噴及漿粕氣流成網等非織造布技術的合作,對接超細化、高密度化、高無紡效果革基布;建筑用膜結構紡織材料;納米非織造布復合材料;新型醫用紡織材料;防寒防凍、遮陽防旱、防草膜、保溫保濕等農用非織造布及化纖網材料,拓展產業用紡織品應用領域。
5、制鞋業。加強與臺灣鞋材、化工原料、鞋機模具、款式設計的合作,對接新一代聚氨酯等鞋底材料;無污染水性聚氨酯膠粘劑;超纖革、透氣革、漆光革、珠光革、鐳射革等新型鞋面革;全粒面皮料超薄面料和高密度PU及尼龍網眼布復合面料;充氣減震氣囊透明鞋前腔等技術;生產效率、人機關系、配置應變能力水平較高的制鞋成套設備及各類高效的打釘裝跟機、鞋頭后踵平整機、靴面定型機等,逐步推進福建鞋業技術與世界的接軌。
- 上一篇:成都鞋業發展新格局
- 下一篇:“世界杯經濟”升溫:零食和鞋服消費也“蹭蹭”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