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提高農民工待遇 2600萬農民工成新長三角人
“打工仔”成為“新市民”
2600萬農民工成新長三角人
擁有2600多萬名農民工的長三角地區正在通過各種措施,讓這些為長三角流血流汗的異鄉人成為新的長三角人。
位于江蘇省吳江市盛澤鎮的恒力集團,這里被外來工稱為“恒力之家”的每間宿舍都干凈整潔,員工宿舍里配有空調、衛生潔具等設備,樓里還設有超市、網球場、乒乓球室、桌球室、圖書館、小飯店等,外來民工無需外出即可享受便利的生活。
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公司有員工7200多人,其中外來農民工有6000多人,建廠之初,因大批員工居住在集鎮、農村,各類矛盾比較突出,引發的治安、刑事案件也比較多。在當地政府和公安部門的倡議與支持下,恒力集團先后投入1.8億元,建立了17幢宿舍樓,供全部外來農民工居住。同時公安與企業合作,由1名民警和兩名協管員進駐宿舍區,推進規范化管理。經過兩年多的時間,恒力的治安、刑事案件大幅下降,2005年僅發生2起。
擁有1000多萬農民工的江蘇省,在農民工集中的蘇州、無錫等地,已建起了一批集中居住的農民工“安居工程”。蘇州有70%以上的農民工住在政府花錢蓋的公寓,無錫市投資10億元興建了5200多個農民工集中居住區(點),集中居住的農民工達50%。
江蘇省的一項對3000名農民工的調查顯示,70%的農民工認為自己享受了“市民待遇”,75%的農民工對城市生活的滿意度提高。
除了生活開始安定,長三角的農民工也開始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政治權力。農民工徐漢祥今年8月當上了擁有8000多名員工的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的工會副主席。這家公司現代化的大型船舶總裝廠,有農民工7000多人,農民工是生產第一線的主力軍。公司的18個勞務隊都已建立了工會,4000多名農民工成為工會會員。
目前上海的從業人員超過800多萬人,其中農民工超過400萬人。上海市總工會從2004年起加快農民工的工會組建工作。到目前100多萬名農民工成為工會會員,約占農民工的1/4。
而農民工也正在用實際行動贏得長三角的尊重。2005年,一位河南農民工為搶救火車輪下的孩子而壯烈犧牲,感動了長三角,也感動了中國。
在長三角,過去許多人把農民工叫做“打工仔”、“打工妹”,但現在更多的人稱農民工為“杭州新市民”、“新紹興人”等。與此同時,許多過去的農民工成了企業的管理者,還被選舉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于海說,這不僅是稱謂的改變,而是社會態度的轉變。對農民工的歧視包含制度歧視和社會歧視兩方面,現在從稱謂上有了改變,農民工從最初被排斥、被歧視,到現在逐步被認可、被接納,并融入當地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