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在康莊路上的“愛恨情愁”
憑借豐富而廉價的人力資源優勢,中國鞋革產業在過去短短20余年的時間里迅速發展壯大。據統計,1985年中國共生產16億雙,到1995年達到57億雙。1985年至1995年這10年間中國制鞋工業出現了“三級跳”式的快速發展,即:1985年至1989年是助跑階段,1990年年產量增至26.8雙,為第一級跳;1994年年產量增至38.9億雙,為第二級跳;1995年產量達到57.3億雙,完成了第三級跳。1997年產量進一步增至62.9億雙,平均一年可為全世界每人生產一雙鞋。中國制鞋工業的跳躍式發展,帶動了中國鞋類出口的快速增長,物美價廉的中國鞋在強力沖擊著世界市場的同時,也引發了來自歐盟等傳統鞋革市場的阻擊。
中國鞋在美國受寵
●美國鞋業市場整體概況
美國目前的人口數量是2.9億,鞋的消費量約是20億雙,人均消費量近7雙/年。2004年的銷售額大約是410億美元。目前,美國鞋類產品市場95%以上依靠進口,從中國進口的鞋占其鞋類產品進口總數的60%左右,非橡膠類鞋甚至達到80%。即使一些美國的品牌,如耐克、也基本上在國外加工,其中,中國就是其一大加工基地。在美國市場,鞋類的生產和銷售是分開的,很多情況是設計、銷售產品在美國,而生產則在中國。可以說中國鞋是最受美國消費者喜愛的產品,但其價位一般在10—30美元之間,有的甚至低于10美元。中高檔鞋及自有品牌所占比例很小,出口產品多以貼牌(OEM)方式進行,大都使用國外商標和品牌。
美國鞋類市場女鞋的消費量比男鞋稍大,占到一半,童鞋的消費較小,占到消售額的10%。耐克公司、布朗鞋業公司、銳步國際有限公司是美國鞋業市場占有率排在前位的大制造商,但這些大的品牌也沒有一家是占據絕對的市場占有率。
在美國,各類鞋業專賣商店仍然是最重要的銷售渠道,共占據了近50%的銷售額。而百貨店排在第2位,占有20%的銷售份額。大賣場占有約17%的銷售份額,這類銷售渠道主要是有價格優勢。從消費群體來看,職業不同,消費的鞋子類別也有所不同。
●未來美國鞋業需求情況
雖然美國的人均鞋類消費很大,但其消費增長速度已經放的很慢了,年增長大約只有1%左右。人口的極度老齡化和出生率負增長,是導致鞋業消費增長緩慢的直接原因。老年人與一些年輕時尚人士由于觀念不同,從而使美國鞋業的消費出現了明顯的不平衡現象。但是從目前整個美國市場的國內鞋類消費來看,還是處于市場成熟階段,在穩定中小有升高。
有樂觀的預測,到2008年,美國鞋類市場的銷售額將達到455億美元,與2004年相比增長10.2%。一些市場需求不大、生產廠家較少、市場機會較多的產品,如專業運動鞋等,將在未來幾年內保持強勁的需求增長。但整體鞋類市場將保持很緩慢的增長。美國零售業在過去幾年里經歷了整合和所有權轉變,在未來幾年之內,美國前五大鞋類制造商的批發客戶可能進行整合、并購和重組,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它們控制的市場份額。
●穩住腳跟讓愛的森林永遠青蔥
美國鞋業商喜歡中國鞋,美國廣大消費者也樂意購買中國鞋,中國鞋在美國市場的需求數量與良好的根基目前是無法動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