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送設計換來家具暢銷
王建祖的辦公室外墻是一整塊雙層落地窗,里面裝著百葉窗簾。“密封的雙層玻璃可以避免灰塵進入,保證窗簾清潔。”王建祖說,任何細節都能體現出設計師的獨具匠心。
可別以為這是一位裝修設計師,王建祖可是正宗的辦公家具代理商。正如武漢市家具協會秘書長謝文橋所說:“王建祖的不同之處在于,別人賣的是家具,他還附送設計理念和服務。”
三疊沙發設計第一人
1980年,24歲的王建祖終于有了第一份正式工作??江漢篷墊廠雜工。王建祖暗下決心:我要做一名木匠大師。
15歲那年,他跟一名安徽木工師傅當起小學徒。那時,三九天的武漢格外濕冷,師傅每天5點開工,王建祖每天清早4點不到就起床到水龍頭邊澆個冷水臉,然后用刺骨的冷水把刨子浸濕,幫師傅磨工具。憑一股韌勁,他很快成為方圓幾里小有名氣的木工師傅。
20多年前的武漢家庭,有些家里甚至擺不下一張大床。有一次,王建祖的表姨父來做客,家里太窄,只好打地鋪。“能不能設計一個折疊沙發,白天折起來當沙發,晚上鋪開當床睡?”王建祖的腦海中突然迸出靈感。
1981年初,王建祖開始潛心設計。在圖紙上一遍遍繪制家具的設計草圖。雙折疊沙發床樣品做出后,王建祖覺得空間仍不夠寬敞。
一個多月后,三疊沙發床出爐,一張半米寬的沙發鋪開后就成了一米五的大床。當年,這一設計獲得團市委評出的新產品發明設計獎。
1990年,王建祖受聘某家具廠擔任設計師。那時,浙江生產的“三潭”、“民友”辦公轉椅名噪一時,可漢派產品在辦公大樓里卻難覓蹤影。這再次激發了王建祖的設計靈感。很快,王建祖協助家具廠開發出第一批“武漢造”辦公轉椅。不到一年時間,它們在當時的武漢商場、武漢工藝大樓、黃石商場占據顯赫位置。
配套新興市場家具廠死里逃生
1992年底,36歲的王建祖走上創業之路。與兩名同事籌集到5萬元本錢后,他們租下位于古田五路的第一聾啞學校的空地,辦起亞樂鐵木家具廠。
“那時,武漢市電腦行業剛剛興起,但市場上幾乎買不到與之配套的電腦椅。”王建祖看準市場,很快設計出可以自行拆卸、便于安裝的電腦椅,迅速占領了武漢市場。一年后,家具廠資產達20萬元。
但此時,合伙人突然退股,王建祖只得借債5萬元救急,才沒讓家具廠倒閉。
之后他看到美容院里擱放的是普通單人床,既不能拆卸,也不美觀。他很快設計出可拆卸折疊的專業美容床,并找到當時火爆一時的環亞美容院推銷。
試用第一個月,環亞美容院就訂購了200張美容床。美容床在市場上打響后,數家美容院發來訂單,美容床的銷量每個月都會超過300張。
兩年后,王建祖的家具廠凈資產已近100萬元。
割舍六成股份覓得“千里馬”
1996年,王建祖把主攻方向轉到老本行辦公轉椅上,并將家具廠更名為“亞泰”。
不到一年,“亞泰轉椅”占據武漢大部分市場。然而好景不長,珠三角地區辦公家具涌入武漢,對本土生產企業沖擊甚大。“廣東的辦公家具在當時已形成產業鏈,生產和銷售環節緊密聯合,本地同類產品競爭力微弱。”倉庫積壓大量辦公轉椅。
考慮再三,王建祖于2001年底轉戰家具代理市場,在本地代銷廣東冠美國際品牌辦公家具,并成立武漢至盛冠美家具有限公司。
“做銷售,最初級的是賣產品,而最高境界,是人才比拼。”在商海摸爬滾打十幾年后,王建祖感悟,需要通過引進人才探索新的經營理念。2001年,他以本地家具行業內最高薪酬標準,請來兩位人才,分別負責辦公家具整體設計和主管銷售渠道。
“我除了給兩人各24%的干股,另給每人6%的技術股,這樣一來,每人各占公司30%的股份。”王建祖這樣大膽的行為,讓不少業界人士咋舌。要知道,公司那時資產已近500萬元,兩人一夜之間“身價”百萬。
“千里馬”之一,公司設計總監白雪玲說,“我在北京、廣州、青島等地做過家具設計,以前一直都是在替老板打工,現在才真正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在做。”
營銷翻新奉送免費裝飾設計
今年年初,冠美家具公司為客戶設計辦公家具軟環境的新理念,登上了香港專業媒體,對方感言:為辦公家具探索了一條新的營銷模式。
“武漢市辦公家具代理商有幾十家,不創新根本打不開局面。”2004年,王建祖借鑒香港、沿海等地的先進營銷方式,推行“打包式”家具銷售:先幫你的辦公室做整體設計,再賣給你整套辦公家具。
2005年下半年,武鋼設計院的新辦公大樓落成,王建祖接下一筆大單---對方將辦公室從裝修設計到辦公家具一手甩給了王建祖。經過2個多月的晝夜苦戰,400多間風格迥異的辦公室全部投入使用。“近兩年來,這樣的大單我們接了不少。”王建祖得意地說。
就像家居裝修一樣,公司為客戶提供的辦公軟環境設計會因人而異。大氣、簡約、精致……配上不同的燈具、飾品、隔斷和墻面漆,效果自然就出來了。王建祖說,他們會按100元/平米向客戶預收設計費,裝修完后會如數返還,“這不過是為了防止個別客戶鉆免費設計的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