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制度3年行動計劃已全面啟動
今年底所有國企都須簽訂勞動合同
到今年底,全國各類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將達到80%以上,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將實現基本簽訂勞動合同。
昨天上午,國家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會議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召開工作會議,全面推動勞動合同制度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
國家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會議由代表勞資雙方的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和中華全國總工會(下稱“全總”)加上主管方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成,于2001年8月3日成立。會議辦公室設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司,該部剛剛離任不久的副部長王東進擔任主席。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目標,2006年要實現全國各類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80%以上,2007年力爭達到90%以上,2008年實現各類企業與勞動者普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
此次會議還決定,從今年起,逐步在全國各類企業和工業園區(包括各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科技園區以及其他產業集聚區等)開展創建和諧企業與工業區的活動,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100%的企業則有望參與評選以獲得這一國家榮譽。
國企年內全簽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于5月10日至6月10日在全國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勞動用工專項檢查。在檢查涉及的31.9萬戶企業中,責令補簽勞動合同220.4萬份。
王東進表示,目前勞動合同制度在實施中出現了諸多新問題,企業故意不簽勞動合同、隨意辭退職工、簽訂生死條款等違規違法的事件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侵害了職工合法權益,直接導致勞動爭議案件不斷上升,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給社會穩定埋下隱患。”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調查發現,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最高,國有改制企業次之,非公有制企業特別是私有企業簽訂率最低。在所有就業人員中,農民工是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重災區。
王東進建議各地采取“先易后難、分類推進”的戰略,首先鞏固國有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力爭在今年底實現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基本簽訂勞動合同;對非公有制企業來說,首先在已經建立了工會組織、規模較大的企業開展,再逐步將工作范圍擴大到其他企業。
工會維權關口前移
全總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孫寶樹透露,全總即將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幫助和指導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工作的意見》。這份文件進一步明確工會在推進勞動合同制度實施中的職責和任務,對工會幫助和指導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全總主席王兆國在近日的講話中也數次強調,推進勞動合同制度實施是工會應擔負的重要社會責任,工會要把維權關口前移。
為了保障“三年工作計劃”落于實處,孫寶樹特別強調,工會將參與勞動合同簽訂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拒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的單位予以行政處罰,有重大違法行為的,要向司法機關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