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戶新政”先就業剛性強 浙江高就業率受影響
2006-07-27 10:10:18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真是‘天有不測風云’!”昨天,浙江大學應屆本科畢業生小陸沮喪地告訴上海東方早報記者,她好不容易在省城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但因政策有變,目前還無法在杭州落戶。
據《東方早報》報道,像小陸一樣,落戶“人間天堂”歷來是眾多畢業生的夢想,但今年6月杭州推出的“人才新政”卻讓大批本科生碰了壁:不僅將以往本科畢業生的“先落戶后就業”改為“先就業后落戶”,還要求落戶必須提供勞動合同和養老保險繳納清單。
“單位要在滿3個月試用期后才考慮是否與我簽勞動合同,”小陸說,“到時萬一簽不下來,我豈不成了‘黑戶’?”出于風險考慮,她已決定往南京覓職。
所需本科生已能平衡
2002年,為引進儲備人才,杭州市開始推行本科畢業生“先落戶、后就業”,凡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者均可先落戶,后落實就業單位。被引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在杭已落實工作單位并已辦理養老保險的,可隨遷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子女已成年,當事人來杭后身邊無子女的,可予以辦理一名未婚子女戶籍進杭。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底,杭州共引進人才10萬余人,其中本科畢業生占67%。
但今年,已實施4年的這一政策發生改變,讓不少選擇在杭落戶、正準備離校的本科畢業生有些措手不及。
6月13日,杭州市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切實做好2006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對畢業研究生繼續實行“先落戶后就業”政策;對外地生源的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在市區(不含蕭山、余杭區)落實就業單位的,予以辦理接收落戶手續。這意味著,外地生源本科畢業生落戶的前提是先就業。
根據通知的說明,實施新政策主要是出于“近來人才供求關系變化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實際”,目的是“繼續大力引進高層次、緊缺專業畢業生,在增加人才總量的同時優化人才結構”。“高校擴招后,通過市場選擇,杭州目前所需的本科生已能夠達到平衡。”該市人才開發中心副主任魏祖平說。
“先就業”剛性增強
對新的落戶政策,本科生也有應變之策。“隨便找家單位甚至是需付費的掛靠單位,先把就業協議書簽了。”一名學生說。
不過,一周后,這條“妙計”“泡湯”了。6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根據市政府辦公廳通知精神,作出“關于調整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落戶政策的通知”,對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生落戶做出具體規定:由本人憑《畢業證書》、《戶口遷移證》、同意落戶證明、經勞動(人事)部門鑒證的勞動(聘用)合同、市社會保險服務局出具的用人單位為當事人繳納養老保險情況證明(養老保險繳納清單),到落戶地派出所申請辦理落戶手續。
“這樣一來,讓一些真正找到工作的學生也遭遇‘落戶難題’。”浙江大學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主任金海燕表示,因為很多企業并不急于和畢業生簽勞動合同,要“再觀察觀察”。由此,本科畢業生可能在一段時間處于“黑戶”狀態,各種利益得不到保障。
“高就業率”將受影響
杭州市公安局戶政科人士透露,除了落實市政府辦公廳通知精神,落戶規定還能夠規范企業用工行為,打擊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法就業掛靠中介”。今年5月,杭州本地媒體曾連續報道了當地兩家人才中介機構違規從事人事代理、代簽就業協議獲利的消息。
對此,魏祖平表達了“保留意見”:規范用工行為的初衷是為畢業生著想,但操作中可能產生負面效應。“杭州是‘民企大市’,每年大量畢業生就職非公企業,但這些企業存在不注重保障勞動者權益的現象。”比如,根據規定,不管是否處于試用期,只要上了班,企業就應與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但很多企業并不急于或并沒有意識要簽合同。
“規范這些民企的用工行為,更應通過勞動等職能部門逐步推進。”魏祖平認為,“否則,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很多學生會面臨失業的危險,或是企業將繳納養老保險的義務轉嫁給畢業生。”
各高校的反對聲則更強烈。據知情人士透露,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是,高校鼓勵臨近畢業但尚未落實工作的學生找中介公司代簽就業協議,從而提高本校的就業率,“而落戶配套新政出臺后,找中介對學生來說已毫無意義。”
據稱,在杭高校、教育、人事等部門曾專門為此召開協調會,希望政府出面為畢業生落戶提供方便,但目前尚無結果。
被疑將致人才流失
3年前,蘇浙滬簽署《長江三角洲人才開發一體化共同宣言》,為人才區域間自由流動架橋;同時,近來全國各地的人才也紛紛向長三角匯攏,杭州是其中的受益者,“落戶新政”是否會破壞良好的“引才”氛圍,成了社會包括獵頭公司關注的焦點。“肯定有影響”,人才獵頭顧問俞繼業認為,因為政策、用人單位的雙重原因,很多本科畢業生會對工作城市做出新選擇。“在同等條件下,南京等城市將更受青睞。”俞繼業表示,當然,新政另外一個可能是促使畢業生放棄觀望,先就業后擇業。
“畢業生剛踏入社會,對工作的選擇并不清晰。”魏祖平贊同畢業生“先就業后擇業”,“但前提是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環境,包括落戶政策———否則,部分用人單位會以此刁難,故意緩簽勞動合同或不繳養老保險。”
俞繼業推測,只要影響不大,短期內新政的總體方向不會改變,“畢竟,新政對優秀本科生或更高學歷人才并不產生影響。”據了解,近年杭州用人缺口主要集中在碩士生、博士生。
據《東方早報》報道,像小陸一樣,落戶“人間天堂”歷來是眾多畢業生的夢想,但今年6月杭州推出的“人才新政”卻讓大批本科生碰了壁:不僅將以往本科畢業生的“先落戶后就業”改為“先就業后落戶”,還要求落戶必須提供勞動合同和養老保險繳納清單。
“單位要在滿3個月試用期后才考慮是否與我簽勞動合同,”小陸說,“到時萬一簽不下來,我豈不成了‘黑戶’?”出于風險考慮,她已決定往南京覓職。
所需本科生已能平衡
2002年,為引進儲備人才,杭州市開始推行本科畢業生“先落戶、后就業”,凡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者均可先落戶,后落實就業單位。被引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在杭已落實工作單位并已辦理養老保險的,可隨遷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子女已成年,當事人來杭后身邊無子女的,可予以辦理一名未婚子女戶籍進杭。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底,杭州共引進人才10萬余人,其中本科畢業生占67%。
但今年,已實施4年的這一政策發生改變,讓不少選擇在杭落戶、正準備離校的本科畢業生有些措手不及。
6月13日,杭州市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切實做好2006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對畢業研究生繼續實行“先落戶后就業”政策;對外地生源的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在市區(不含蕭山、余杭區)落實就業單位的,予以辦理接收落戶手續。這意味著,外地生源本科畢業生落戶的前提是先就業。
根據通知的說明,實施新政策主要是出于“近來人才供求關系變化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實際”,目的是“繼續大力引進高層次、緊缺專業畢業生,在增加人才總量的同時優化人才結構”。“高校擴招后,通過市場選擇,杭州目前所需的本科生已能夠達到平衡。”該市人才開發中心副主任魏祖平說。
“先就業”剛性增強
對新的落戶政策,本科生也有應變之策。“隨便找家單位甚至是需付費的掛靠單位,先把就業協議書簽了。”一名學生說。
不過,一周后,這條“妙計”“泡湯”了。6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根據市政府辦公廳通知精神,作出“關于調整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落戶政策的通知”,對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生落戶做出具體規定:由本人憑《畢業證書》、《戶口遷移證》、同意落戶證明、經勞動(人事)部門鑒證的勞動(聘用)合同、市社會保險服務局出具的用人單位為當事人繳納養老保險情況證明(養老保險繳納清單),到落戶地派出所申請辦理落戶手續。
“這樣一來,讓一些真正找到工作的學生也遭遇‘落戶難題’。”浙江大學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主任金海燕表示,因為很多企業并不急于和畢業生簽勞動合同,要“再觀察觀察”。由此,本科畢業生可能在一段時間處于“黑戶”狀態,各種利益得不到保障。
“高就業率”將受影響
杭州市公安局戶政科人士透露,除了落實市政府辦公廳通知精神,落戶規定還能夠規范企業用工行為,打擊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法就業掛靠中介”。今年5月,杭州本地媒體曾連續報道了當地兩家人才中介機構違規從事人事代理、代簽就業協議獲利的消息。
對此,魏祖平表達了“保留意見”:規范用工行為的初衷是為畢業生著想,但操作中可能產生負面效應。“杭州是‘民企大市’,每年大量畢業生就職非公企業,但這些企業存在不注重保障勞動者權益的現象。”比如,根據規定,不管是否處于試用期,只要上了班,企業就應與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但很多企業并不急于或并沒有意識要簽合同。
“規范這些民企的用工行為,更應通過勞動等職能部門逐步推進。”魏祖平認為,“否則,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很多學生會面臨失業的危險,或是企業將繳納養老保險的義務轉嫁給畢業生。”
各高校的反對聲則更強烈。據知情人士透露,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是,高校鼓勵臨近畢業但尚未落實工作的學生找中介公司代簽就業協議,從而提高本校的就業率,“而落戶配套新政出臺后,找中介對學生來說已毫無意義。”
據稱,在杭高校、教育、人事等部門曾專門為此召開協調會,希望政府出面為畢業生落戶提供方便,但目前尚無結果。
被疑將致人才流失
3年前,蘇浙滬簽署《長江三角洲人才開發一體化共同宣言》,為人才區域間自由流動架橋;同時,近來全國各地的人才也紛紛向長三角匯攏,杭州是其中的受益者,“落戶新政”是否會破壞良好的“引才”氛圍,成了社會包括獵頭公司關注的焦點。“肯定有影響”,人才獵頭顧問俞繼業認為,因為政策、用人單位的雙重原因,很多本科畢業生會對工作城市做出新選擇。“在同等條件下,南京等城市將更受青睞。”俞繼業表示,當然,新政另外一個可能是促使畢業生放棄觀望,先就業后擇業。
“畢業生剛踏入社會,對工作的選擇并不清晰。”魏祖平贊同畢業生“先就業后擇業”,“但前提是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環境,包括落戶政策———否則,部分用人單位會以此刁難,故意緩簽勞動合同或不繳養老保險。”
俞繼業推測,只要影響不大,短期內新政的總體方向不會改變,“畢竟,新政對優秀本科生或更高學歷人才并不產生影響。”據了解,近年杭州用人缺口主要集中在碩士生、博士生。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