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缺口15萬 成都軟件人才遭搶
2006-07-15 08:56:25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二十一世紀什么最貴?人才!”這句電影里的臺詞,成為時下成都軟件業最真實的寫照。立志打造國家軟件產業基地、中國西部硅谷的成都,正經歷著軟件人才全面匱乏的“陣痛”。
高薪爭奪軟件人才之勢在全國各大城市此起彼伏。從今年2月起,華為、神州數碼、中興軟件、新蛋等企業啟動“獵才計劃”,在網絡上高薪招聘、頻繁光臨招聘會。最終的結果則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少企業發出了“軟件人才比研究生還難找”的感嘆!
4月17日,第四屆中國國際軟件合作洽談會在成都召開,成都與印度的班加羅爾結成友好城市。按照政府的規劃,在2010年培養軟件實用人才20萬人,把成都打造成軟件之都。目前,軟件人才不足5萬人。
信號明顯,在未來三年內,成都軟件企業競爭砝碼將由運營環節蔓延到研發環節,而研發最重要的則是人才。而在成都,這座軟件產業氛圍濃厚的西部戰略高地,由于人才緊缺又將繁衍出另一個金礦———軟件人才培訓。
明戰 爭奪軟件人才
“成都要成為中國西部的硅谷、軟件之都,必須要讓人才培養鏈條加快!因此,在成都軟件業發展的大好時機,人才儲備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一家軟件企業運營是否成功,不僅系于市場運作,更為重要的是研發產品的質量,這從側面來說,產品的研發也跟人才有關。”成都某軟件企業人士的評價,恰當地道出了軟件人才的重要。
目前,成都的軟件產業正高速發展,僅去年一年時間,成都軟件產業收入達到130億元,軟件出口額達4000萬美元,軟件企業發展到300余家,這個數據在今后還將繼續增大。機構增多勢必會引起人才的爭奪。“急招軟件工程師、JAVA軟件師、NET軟件開發師、3G程序開發、3G網絡娛樂應用美術設計…….”今年2月初,華為、神州數碼、中興軟件、新蛋等企業在各大招聘會、報紙和網站上打出招聘廣告。金山、騰訊網絡等企業也高調宣稱,未來三年內,要在軟件產業有一番大動作,此次招聘旨在儲備人才。成都本地的一些軟件企業,也拋出“進人計劃”。
軟件人才缺口15萬
在各IT企業“獵才計劃”的背后,一個隱含已久的問題浮出水面,那就是軟件人才嚴重缺乏。全球十大B2C電子商務公司之一的新蛋公司人士向記者透露,新蛋計劃在三年內建立一個300人的研發團隊,盡管目前公司開出了十分豐厚的物質條件,但是優秀的高級軟件人才仍難尋覓。不少企業更是開出了6—8萬元的年薪,希望能夠“重賞之下”吸引優秀人才加盟,卻無奈粥多僧少。某企業人士在面對記者采訪時表示,金山、騰訊、華為、盛大相繼進入成都,成都的軟件企業達到300余家,而真正的軟件人才卻不足5萬人,巨大的缺口導致企業之間只能通過互挖墻角獲得人才。
業內人士分析,軟件企業都需要三類高級人才:一是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軟件高級人才;二是系統分析及設計人員,稱為軟件工程師;三是熟練的程序員。而目前三類的比率是1:5:50,尤其是二、三類人才至少存在15萬缺口。雖然成都各高校每年有2000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IT培訓學校也有1000多名畢業生,這樣的數量仍不能滿足行業所需。
暗戰 專業培訓涌動
一邊是數千上萬的高薪,一邊是高達15萬的軟件人才缺口,進而繁衍出了一個誘人的行業———軟件人才培訓。在成都,這塊蛋糕已經凸現出來。
專業機構風生水起
“目前,軟件行業正值上升期,而行業有活干沒人才的現狀,無疑給IT職業培訓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4年前,北大青鳥成都名流授權培訓中心正式成立,自此拉開了IT職業培訓興起的序幕。2003年,北大青鳥四川創業、成都中軟掛牌成立,與北大青鳥成都名流、連邦教育、NIIT號稱IT培訓“五朵金花”。
2005年至2006年初,IT軟件培訓機構風生水起。北大青鳥在成都已是四足鼎立,成都金晨坐鎮城南、成都錦江立足城東、成都名流盤踞城西、成都時代屹立城中,完成了初步布局。國信安、數字娛樂軟件院、朗沃教育、銀河教育、清華IT、盛大數位紅等培訓中心相繼出現,IT培訓迎來了百花齊放之格局。
實戰型人才機構制造
據介紹,這幾年間,IT軟件培訓進入了全所未有的鼎盛時期。北大青鳥成都名流從掛牌到今天,已為社會培養出3000多名軟件人才。而去年7月成立的北大青鳥金晨,今年成立的成都錦江、成都時代深受學生青睞,報名就讀的學生絡繹不絕,不少企業與他們簽定了人才培養計劃。
目前,成都IT業出現了這樣一個“怪圈”:一邊是計算機畢業生工作難找,一邊是軟件企業喊“缺”。究其原因,IT企業需要的是既懂基礎知識,又有工程背景研發經驗的復合型人才。而許多高校的計算機畢業生“技術含量低”,所學的專業知識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嚴重缺乏實戰技能與綜合素養,離企業用人標準相差甚遠。因此,朗沃教育、國信安、銀河教育、數字娛樂軟件院及北大青鳥四家分校主張“企業需要什么樣人才,學校就培養什么樣人才”,從知識+技能+職業素質培養著手,教學中采用了企業的項目案例,同時,還根據企業每月發布的人才需求信息,開發教材,開展教學,為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戰演練。
訂單培養直通IT企業
高校擴招后,很大一部分畢業生苦于難就業;而另一方面,軟件企業卻又缺少高級軟件人才。業內專家建議,專科、中職生在就業壓力下,不妨轉型參加IT培訓,實現“曲線就業”。記者調查中發現,在北大青鳥、國信安、清華IT等軟件人才專業機構,很多在讀的大本、專科生、中職生由于就業困難,通過轉型參加軟件培訓,目前已被知名軟件企業預訂。同時,北大青鳥、朗沃教育、銀河教育、數字娛樂軟件院等IT培訓巨頭與知名企業簽訂委托培養計劃,專門設立了就業指導部門,對學生進行就業推薦指導和就業設計。
高薪爭奪軟件人才之勢在全國各大城市此起彼伏。從今年2月起,華為、神州數碼、中興軟件、新蛋等企業啟動“獵才計劃”,在網絡上高薪招聘、頻繁光臨招聘會。最終的結果則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少企業發出了“軟件人才比研究生還難找”的感嘆!
4月17日,第四屆中國國際軟件合作洽談會在成都召開,成都與印度的班加羅爾結成友好城市。按照政府的規劃,在2010年培養軟件實用人才20萬人,把成都打造成軟件之都。目前,軟件人才不足5萬人。
信號明顯,在未來三年內,成都軟件企業競爭砝碼將由運營環節蔓延到研發環節,而研發最重要的則是人才。而在成都,這座軟件產業氛圍濃厚的西部戰略高地,由于人才緊缺又將繁衍出另一個金礦———軟件人才培訓。
明戰 爭奪軟件人才
“成都要成為中國西部的硅谷、軟件之都,必須要讓人才培養鏈條加快!因此,在成都軟件業發展的大好時機,人才儲備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一家軟件企業運營是否成功,不僅系于市場運作,更為重要的是研發產品的質量,這從側面來說,產品的研發也跟人才有關。”成都某軟件企業人士的評價,恰當地道出了軟件人才的重要。
目前,成都的軟件產業正高速發展,僅去年一年時間,成都軟件產業收入達到130億元,軟件出口額達4000萬美元,軟件企業發展到300余家,這個數據在今后還將繼續增大。機構增多勢必會引起人才的爭奪。“急招軟件工程師、JAVA軟件師、NET軟件開發師、3G程序開發、3G網絡娛樂應用美術設計…….”今年2月初,華為、神州數碼、中興軟件、新蛋等企業在各大招聘會、報紙和網站上打出招聘廣告。金山、騰訊網絡等企業也高調宣稱,未來三年內,要在軟件產業有一番大動作,此次招聘旨在儲備人才。成都本地的一些軟件企業,也拋出“進人計劃”。
軟件人才缺口15萬
在各IT企業“獵才計劃”的背后,一個隱含已久的問題浮出水面,那就是軟件人才嚴重缺乏。全球十大B2C電子商務公司之一的新蛋公司人士向記者透露,新蛋計劃在三年內建立一個300人的研發團隊,盡管目前公司開出了十分豐厚的物質條件,但是優秀的高級軟件人才仍難尋覓。不少企業更是開出了6—8萬元的年薪,希望能夠“重賞之下”吸引優秀人才加盟,卻無奈粥多僧少。某企業人士在面對記者采訪時表示,金山、騰訊、華為、盛大相繼進入成都,成都的軟件企業達到300余家,而真正的軟件人才卻不足5萬人,巨大的缺口導致企業之間只能通過互挖墻角獲得人才。
業內人士分析,軟件企業都需要三類高級人才:一是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軟件高級人才;二是系統分析及設計人員,稱為軟件工程師;三是熟練的程序員。而目前三類的比率是1:5:50,尤其是二、三類人才至少存在15萬缺口。雖然成都各高校每年有2000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IT培訓學校也有1000多名畢業生,這樣的數量仍不能滿足行業所需。
暗戰 專業培訓涌動
一邊是數千上萬的高薪,一邊是高達15萬的軟件人才缺口,進而繁衍出了一個誘人的行業———軟件人才培訓。在成都,這塊蛋糕已經凸現出來。
專業機構風生水起
“目前,軟件行業正值上升期,而行業有活干沒人才的現狀,無疑給IT職業培訓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4年前,北大青鳥成都名流授權培訓中心正式成立,自此拉開了IT職業培訓興起的序幕。2003年,北大青鳥四川創業、成都中軟掛牌成立,與北大青鳥成都名流、連邦教育、NIIT號稱IT培訓“五朵金花”。
2005年至2006年初,IT軟件培訓機構風生水起。北大青鳥在成都已是四足鼎立,成都金晨坐鎮城南、成都錦江立足城東、成都名流盤踞城西、成都時代屹立城中,完成了初步布局。國信安、數字娛樂軟件院、朗沃教育、銀河教育、清華IT、盛大數位紅等培訓中心相繼出現,IT培訓迎來了百花齊放之格局。
實戰型人才機構制造
據介紹,這幾年間,IT軟件培訓進入了全所未有的鼎盛時期。北大青鳥成都名流從掛牌到今天,已為社會培養出3000多名軟件人才。而去年7月成立的北大青鳥金晨,今年成立的成都錦江、成都時代深受學生青睞,報名就讀的學生絡繹不絕,不少企業與他們簽定了人才培養計劃。
目前,成都IT業出現了這樣一個“怪圈”:一邊是計算機畢業生工作難找,一邊是軟件企業喊“缺”。究其原因,IT企業需要的是既懂基礎知識,又有工程背景研發經驗的復合型人才。而許多高校的計算機畢業生“技術含量低”,所學的專業知識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嚴重缺乏實戰技能與綜合素養,離企業用人標準相差甚遠。因此,朗沃教育、國信安、銀河教育、數字娛樂軟件院及北大青鳥四家分校主張“企業需要什么樣人才,學校就培養什么樣人才”,從知識+技能+職業素質培養著手,教學中采用了企業的項目案例,同時,還根據企業每月發布的人才需求信息,開發教材,開展教學,為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戰演練。
訂單培養直通IT企業
高校擴招后,很大一部分畢業生苦于難就業;而另一方面,軟件企業卻又缺少高級軟件人才。業內專家建議,專科、中職生在就業壓力下,不妨轉型參加IT培訓,實現“曲線就業”。記者調查中發現,在北大青鳥、國信安、清華IT等軟件人才專業機構,很多在讀的大本、專科生、中職生由于就業困難,通過轉型參加軟件培訓,目前已被知名軟件企業預訂。同時,北大青鳥、朗沃教育、銀河教育、數字娛樂軟件院等IT培訓巨頭與知名企業簽訂委托培養計劃,專門設立了就業指導部門,對學生進行就業推薦指導和就業設計。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重慶缺6萬物流管理人才
- 下一篇:4招破解職場女性的“27歲定律”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