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出臺“十一五”人才資源開發規劃
2006-07-08 15:24:18 來源:中國鞋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十一五”時期,是人才隊伍改變發展模式,實現質的飛躍,引領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為加快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近日蘇州市出臺了《蘇州市“十一五”人才資源開展規劃》,加快構筑與蘇州國際國內地位相當,與產業特點、人文特色相一致,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才新優勢。
今后五年,蘇州市將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資源,重點突破”的原則,著力完成六大主要任務。一是完善人才開發管理框架體系。圍繞形成人才合力、提升人才開發效率、激發人才活力的目標,加快建立完善以市場化為主導、黨委總攬全局,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各方齊抓共管的人才開發管理和服務體系,加快形成科學合理的用人制度、培養制度、保障制度、評價制度和考核制度。二是加快提升重點產業人才優勢。圍繞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跨越發展的目標,優化政策環境,加快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生物醫藥及現代物流、軟件、旅游等產業高層次專業人才集聚,滿足重點產業人才需求。三是強化對重點企業的人才服務。圍繞加快培育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規模型企業,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的目標,建立人才需求宏觀導向機制和人才供給長效保障體系,大力弘揚優秀企業文化,優化企業用人環境。四是優化重點區域人才環境。圍繞提升各類開發區、創業園、產業基地集聚高層次專業人才能力的目標,優化引才、引智和鼓勵、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加快構筑沿江基礎產業帶、沿滬浙現代加工產業帶、沿湖休閑度假旅游業帶等跨行政區域產業人才高集聚。五是加快重點人才隊伍建設。圍繞提升人才隊伍綜合競爭力的目標,加強對黨政領導人才、行業領軍人才、企業家人才、研發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民專家等重點人才的服務,充分發揮重點人才對提升人才整體競爭力的帶動作用。六是構建人才公共服務平臺。圍繞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服務、促進人才發展的目標,加快建立人才公共信息服務、優勢教育資源共享、人才中介服務三大平臺,暢通各類人才引進、交流渠道,促進人才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根據規劃,到2010年蘇州市人才資源開發將實現“五高”目標,即:實現現代制造業人才高集聚。企業管理、專技人才占全市人才總量比提高到80%以上,高技能人才提高到20%以上,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實現服務業人才高增長。服務業人才年均增幅高于平均增幅2.5個百分點,服務業人才占比提高到31%。實現人才科技創新高效應。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到66000件和49000件。研發人員占管理專技人才總量比達到10%。實現人才開發高效能。人才總量達到84萬余人,其中高層次人才達到4萬人,人才效率年均增幅保持在4%左右。實現人才綜合競爭力高水平。高層次人才容納能力提高到25%。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5萬人。
今后五年,蘇州市將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資源,重點突破”的原則,著力完成六大主要任務。一是完善人才開發管理框架體系。圍繞形成人才合力、提升人才開發效率、激發人才活力的目標,加快建立完善以市場化為主導、黨委總攬全局,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各方齊抓共管的人才開發管理和服務體系,加快形成科學合理的用人制度、培養制度、保障制度、評價制度和考核制度。二是加快提升重點產業人才優勢。圍繞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跨越發展的目標,優化政策環境,加快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生物醫藥及現代物流、軟件、旅游等產業高層次專業人才集聚,滿足重點產業人才需求。三是強化對重點企業的人才服務。圍繞加快培育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規模型企業,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的目標,建立人才需求宏觀導向機制和人才供給長效保障體系,大力弘揚優秀企業文化,優化企業用人環境。四是優化重點區域人才環境。圍繞提升各類開發區、創業園、產業基地集聚高層次專業人才能力的目標,優化引才、引智和鼓勵、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加快構筑沿江基礎產業帶、沿滬浙現代加工產業帶、沿湖休閑度假旅游業帶等跨行政區域產業人才高集聚。五是加快重點人才隊伍建設。圍繞提升人才隊伍綜合競爭力的目標,加強對黨政領導人才、行業領軍人才、企業家人才、研發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民專家等重點人才的服務,充分發揮重點人才對提升人才整體競爭力的帶動作用。六是構建人才公共服務平臺。圍繞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服務、促進人才發展的目標,加快建立人才公共信息服務、優勢教育資源共享、人才中介服務三大平臺,暢通各類人才引進、交流渠道,促進人才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根據規劃,到2010年蘇州市人才資源開發將實現“五高”目標,即:實現現代制造業人才高集聚。企業管理、專技人才占全市人才總量比提高到80%以上,高技能人才提高到20%以上,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實現服務業人才高增長。服務業人才年均增幅高于平均增幅2.5個百分點,服務業人才占比提高到31%。實現人才科技創新高效應。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到66000件和49000件。研發人員占管理專技人才總量比達到10%。實現人才開發高效能。人才總量達到84萬余人,其中高層次人才達到4萬人,人才效率年均增幅保持在4%左右。實現人才綜合競爭力高水平。高層次人才容納能力提高到25%。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5萬人。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